<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濺濕的詩詞(72首)

    41 《大滌洞天留題》 宋·樊處恭

    持杯睥睨不逾時,一派寒聲落翠微。
    蛟室倒翻珠亂躍,瓊田耕破玉紛飛。
    壯懷搖動頻扶檻,濺沫飄零欲濕衣。
    繞磵更須林蔭密,呼尊重約扣巖扉。

    42 《梨嶺遇雨》 宋·黃景說

    黑風吹雨又黃昏,雞犬數處何處村。
    身在嶺云飛處濕,不關別淚濺成痕。

    43 《采菱曲(二首)》 明·蔣山卿

    新妝麗且鮮,越女斗嬋娟。
    飄風落紅粉,濺水濕花鈿。
    紫莖牽更直,碧葉聚能圓。
    采摘將誰寄,私心只自憐。

    44 《云山》 宋·李思聰

    水石光涵千里色,川林陰翠濕芝蘭。
    杏花塢接投龍洞,瀑濺蒼崖鶴骨寒。

    45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46 《邕州》 元·居庸疊翠

    左江南下一千里,中有交州墮鳶水。
    右江西繞特磨來,鱷魚夜吼聲如雷。
    兩江合流抱邕管,莫冬氣候三春暖。
    家家榕樹青不凋,桃李亂開野花滿。

    47 《江南行(二首)》 明·楊士奇

    偶來長浦里,相伴采蓮歸。
    并船打兩槳,濺水濕羅衣。

    48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呼天走馬指千里,刺龍血濺秋杯水。
    直欲三澆壯士衣,莫教空瘞苔花紫。
    白煙戛城滴鉛粉,鬼燈翳墻星隱隱。
    斜飛敗草濕露光,玉門一滴牽秋腸。

    49 《玉泉垂虹》 明·鄒緝

    碧嶂云巖噴玉泉,平流寧似瀑流懸。
    遙看素練明秋壑,卻訝晴虹飲碧川。
    飛沫拂林空翠濕,跳波濺石碎珠圓。
    傳聞絕頂芙蓉殿,猶記明昌避暑年。

    50 《贈狄崇班季子》 宋·蘇軾

    狄生臂鷹來,見客不會揖。
    踞床咤得雋,借箸數禽入。
    短后掬豹裘,猶濺猩血濕。
    指呼索酒嘗,快把長鯨吸。

    51 《雨》 宋·陸游

    薄晚初沾灑,清晨更慘凄。
    魚寒拋餌去,鴉濕就檐棲。
    幽澗濺濺溜,長堤淺淺泥。
    一杯持自賀,吾事在鋤犁。

    52 《題玄潭觀雪浪閣》 宋·楊萬里

    贛江西來千里許,流到閣前虎須怒。
    旌陽橫劍居上頭,卻喝長江教倒流。
    跳作漩花雪山立,濺得琳房滿山濕。
    即今水落未足觀,桃花浪起君來看,一波打窗君膽寒。

    53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54 《和端式十題·寒溪石》 宋·司馬光

    穹石正嶄巖,寒流更清急。
    霜飛敗葉擁,波濺蒼苔濕。
    溪曾勿劇來,沙鶴方孤立。

    55 《雨二首》 宋·曾幾

    薄晚初沾灑,清晨更慘凄。
    魚寒拋餌去,鴉濕就檐棲。
    幽潤濺濺溜,長堤淺淺泥。
    一杯持自賀,吾事在鋤犁。

    56 《次韻游龍門十絕》 宋·洪咨夔

    飛泉濺雪林華濕,盤石生云古蘚乾。
    早著些詞招隱去,泰山有賊膾人肝。

    57 《周唐輔仙居莊作》 宋·白玉蟾

    黃鸝聲斷桃花飛,一雨三日溪水肥。
    龍孫破地蝴蝶懶,梅子如豆糝青枝。
    東風吹轉楊柳腰,村南村北杜鵑啼。
    稻針刺水鷗抱卵,雙燕商量春欲歸。

    58 《詠畫屏風詩 十五》 南北朝·庾信

    河流值淺岸。
    斂轡暫經過。
    弓衣濕濺水。
    馬足亂橫波。
    半城斜出樹。
    長林直枕河。
    今朝游俠客。
    不畏風塵多。

    59 《嵩岳十四韻》 宋·魏野

    東西南北岳,峻極盡難群。
    有感生賢相,無偏像圣君。
    四方觀玉像,萬壑絕妖氛。
    影入周公側,聲曾漢后聞。

    60 《因人話建溪舊居》 宋·楊億

    聽話吾廬憶翠微,石層懸瀑濺嚴扉。
    風和林籟披襟久,月射溪光擊浪歸。
    露畹荒涼迷草帶,雨墻陰濕長苔衣。
    終年已結南枝戀,更羨高鴻避弋飛。

    * 關于濺濕的詩詞 描寫濺濕的詩詞 帶有濺濕的詩詞 包含濺濕的古詩詞(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