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濕衣的詩詞(950首)

    801 《題趙文敏公畫松》 明·劉基

    吳興昔王孫,能畫世莫及。
    觀其二松圖,矯若龍出蟄。
    蟠根破坤輿,拔萃滃原隰。
    膠加各軒翥,崱屴相倚立。

    802 《渡江遣懷》 明·劉基

    東風吹滄江,白日照花柳。
    山川半顯晦,積雨晴未久。
    青陽好氣候,群物競苞剖。
    農夫荷鋤犁,各自登隴畝。

    803 《秋懷(五首)》 明·劉基

    空階走穴蟻,荒垤唳巢鸛。
    陰氛方騰達,密雨已彌漫。
    沉沉翳光景,昧昧感昏旦。
    林鴉濕休飛,檐雀饑相喚。

    804 《張夢晉圖》 明·唐寅

    綠崖入翠微,嵐氣濕羅衣。
    澗水浮花出,松云伴鶴飛。
    行歌樵互答,醉臥客忘歸。
    安得依書屋,開窗碧四圍。

    805 《王公和學士挽詞》 宋·王珪

    念昔攜君手,同游金馬門。
    流年一鳥過,白首幾人存。
    星掛朝衣濕,塵埋相印昏。
    西風原上淚,不得灑清樽。

    806 《奉使過居庸關》 宋·鄭獬

    鐵山五十里,{左犭右票}獸不能逾。
    兩壁如夾城,行人貫眾魚。
    巨關隔元氣,寒暑南北殊。
    一夫扼其鍵,萬馬不能趨。

    807 《村家》 宋·鄭獬

    臨水夾疏篁,蕭然一環堵。
    稚子戲芳草,小婦舂黃黍。
    為生雖甚微,猶足安吾土。
    應笑馬上人,衣濕朝來雨。

    808 《挽故司徒侍中贈尚書令韓魏公三首》 宋·強至

    建儲嘉祐發先機,蓋世功名古亦稀。
    一冠鴛行丹地立,兩扶龍德九天飛。
    偃藩汲黯時云臥,去國周公遂不歸。
    星坼中臺薨訃入,君王淚濕輟朝衣。

    809 《晉陽郡君挽詞》 宋·強至

    夫賢微子后,身貴畢公孫。
    獨棄斑衣養,空馀象服尊。
    悲風纏挽鐸,苦霧濕銘旛。
    誰謂靈香驗,何曾見反魂。

    810 《送王明叟起秀州法掾》 宋·強至

    去去持丹筆,當官議是非。
    壯心低仕路,戀涕濕親衣。
    汲浪檣烏急,吳霜稻蟹肥。
    論文杯酒后,從此故人稀。

    811 《京師逢徐良溫叟明府》 宋·強至

    弱冠相逢今四十,當年壯氣虬龍蟄。
    交情獨在酒盞深,人事細論衣袖濕。
    詩書誤身浪自憐,公相滿眼誰可揖。
    蒼顏已變長安風,后會更應尤戢戢。

    812 《聞楊公濟冒寒訪契嵩上人》 宋·強至

    凍云朝濕萬峰寒,鑿齒辛勤訪道安。
    世外更無吳水石,林中還有晉衣冠。
    襟期飄灑隨煙靄,詩句縱橫出肺肝。
    見說松門長不鎖,夜涼猶過別山看。

    813 《歸自河西泛舟東下示坰》 宋·吳則禮

    露濕船蓬今夜涼,秋風端已灑衣裳。
    漸炊大甑長腰米,共說平生細肋羊。
    試問錦貂看射虎,何如烏幾聽鳴根。
    真須快捉蟹螯去,處處休吟古戰場。

    814 《九日登千山觀》 宋·張栻

    清晨領客上巉巖,野路衣襟濕翠嵐。
    九日開樽仍絕景,西風欹冒且高談。
    地形盤薄一都會,山色周遭萬玉簪。
    卻指飛鴻煙漠漠,故園茱菊老江潭。

    815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北山》 宋·張栻

    南山煙雨霏,北山風露多。
    衣沾非所惜,屨濕知如何。

    816 《泛湖十絕句》 宋·陳造

    荷面跳珠小濺衣,酒邊團扇已停揮。
    濕云收盡人間暑,卻度西山載雨歸。

    817 《偕章宰勸農房山》 宋·陳造

    簷外云深雨合圍,此行不嘆始非。
    對君便是蘇端過,把酒曾無御叔譏。
    紅濕煙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
    了知未盡山陰興,共作沖泥傍險歸。

    818 《十二月二十七日趨溪》 宋·陳造

    西風蜚江浪,江畔那容立。
    霰花濺千尺,望望客衣濕。
    小舟艤兩三,人已鵝雁集。
    側睨波洶洶,俯憐身岌岌。

    819 《次韻高賓王見投四首》 宋·陳造

    簷花如霧濕黃昏,猶夢君前白獸樽。
    但有紅塵染衣袂,更堪碧草思王孫。
    逃威正坐齊竽謬,歈舞難招楚客魂。
    回首仙曹云雨上,誰云九虎踞天門。

    820 《新江行壽張憲亨泉》 宋·吳泳

    君不見堯時伯禹作司空,應龍尾畫江道通。
    又不見秦時李冰作太守,犀牛厭勝水晶走。
    蜀江開鑿四萬八千載,二后英靈儼如在。
    雖然陵谷有變遷,不響東流不曾改。

    * 關于濕衣的詩詞 描寫濕衣的詩詞 帶有濕衣的詩詞 包含濕衣的古詩詞(9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