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濕衣的詩詞(950首)

    581 《玉華寺》 宋·宋球

    一逕入云壑,游人高下行。
    綠蘿垂紺幰,屏壁削層城。
    山氣蒸衣濕,松風灑面清。
    野僧遺萬事,飽聽石泉聽。

    582 《題望飛泉》 宋·太史章

    既晴安得雨霏霏,百道流泉落翠微。
    側帽試看繩引處,破煙千點濕人衣。

    583 《滴翠樓》 宋·蕭之敏

    我愛東坡句法乃,治平雙澗昔經游。
    曾吟滴翠衣裘濕,請借佳名榜畫樓。

    584 《效香奩體》 宋·謝無競

    胭脂濕透污羅衣,春盡蕭郎又不歸。
    香冷篆盤檐影轉,一簾紅雨燕雙飛。

    585 《過太行山》 宋·徐范

    茫茫遠樹隔煙霏,獵獵西風振客衣。
    山雨未晴嵐氣濕,溪流欲盡水聲微。
    回車廟古丹青老,碗子城荒草木稀。
    珍重狄公千載意,馬頭重見白云飛。

    586 《采蓮曲》 宋·徐集孫

    朝露濕妾衣,暮霞耀妾矚。
    一葉小如瓜。
    去住無拘束。
    兀棹歌采菱,襲襲薰風足。
    蘆葉映港清,捉對鴛鴦浴。
    蓮中有苦心,欲折手還曲。
    折蓮恐傷藕,藕斷絲難續。

    587 《養蠶行》 宋·姚寅

    南村老婆頭欲雪,曉傍墻陰采桑葉。
    我行其野偶見之,度問春蠶休日結。
    老婆斂手復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從紙上掃青子,朝夕餧飼如嬰兒。

    588 《寄泉僧定諸》 宋·曾會

    赤城山去刺桐城,還往都無一月程。
    日日焚香遙稽首,五更河露濕人衣。

    589 《疏山三首》 宋·曾季貍

    垍湖潭畔呼舟渡,苦竹林邊策杖回。
    衣濕為穿山雨過,手香因折野梅來。

    590 《游宜春北巖》 宋·曾由基

    宦軀真沐漆,放懷北巖去。
    行行如蔍境,漸入幽絕處。
    濕翠欲沾衣,晴云亂生屨。
    灘聲時抑揚,嵐氣互吞吐。

    591 《次鐵厓先生韻》 宋·張經

    春風滿袖折花回,高臥云間百尺臺。
    天上賜袍香霧濕,河東獻賦日華開。
    頻煩太守高軒過,屢見元戎小隊來。
    我欲將軍侍親去,彩衣花底學提孩。

    592 《過毛竹山》 宋·章鑒

    一重關復一重關,一步難于一步難。
    地僻林深晴亦濕,山高風猛夏猶寒。
    斷崖云影掛枯樹,劈澗雷聲走怒湍。
    不信世間陵欲變,野樵偏識舊衣冠。

    593 《漏屋雨》 宋·趙崇森

    官屋無錢可得修,雨來難免震凌憂。
    墻基有罅相將踣,地杖無釘自在浮。
    仆折松枝通夾溜,兒編竹葉學行舟。
    衣衾漂濕渾閑事,且上書樓把畫收。

    594 《道中逢潛夫》 宋·趙庚夫

    相逢投草舍,對雨話移時。
    衣濕全無火,囊空各有詩。
    客程樵可問,日課仆皆知。
    未別情先惡,那堪遠別離。

    595 《贈劉道士》 宋·趙汝回

    竹巖鳥啼云影閑,此是玉帝藏書山。
    他峰葉盡一霜后,仙洞春如三月間。
    白須道人年八十,指予漈路從溪入。
    靸著芒鞋不杖藜,嘯泉歸去衣裳濕。

    596 《橫林遇雨》 宋·朱南杰

    雨濕桅竿風飐帆,不禁篷漏滴衣單。
    蒼頭更說無眠處,始信人生行路難。

    597 《宿山家》 元·甘復

    木落秋滿山,窗虛夜涼集。
    風吹海月生,露洗苔衣濕。
    野客愛清泠,長瓢暝中汲。

    598 《邕州》 元·居庸疊翠

    左江南下一千里,中有交州墮鳶水。
    右江西繞特磨來,鱷魚夜吼聲如雷。
    兩江合流抱邕管,莫冬氣候三春暖。
    家家榕樹青不凋,桃李亂開野花滿。

    599 《述懷寄光遠并簡城南諸友》 元·錢惟善

    野人無事久忘機,肯信紛華有是非?花信欲柬鶯百囀,麥芒初長雉雙飛。
    書中歲月仍為客,枕上江山屢夢歸。
    歸復思君倚深樹,不知殘雨濕春衣。

    600 《述懷寄光遠并簡城南諸友》 元·錢惟善

    野人無事久忘機,肯信紛華有是非。
    花信欲闌鶯百囀,麥芒初長雉雙飛。
    書中歲月仍為客,枕上江山屢夢歸。
    時復思君倚深樹,不知殘雨濕春衣。

    * 關于濕衣的詩詞 描寫濕衣的詩詞 帶有濕衣的詩詞 包含濕衣的古詩詞(9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