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濕氣的詩詞(545首)
521
《江湖偉觀》 宋·黃庚
環峙山川秀氣鍾,人煙樓閣郁重重。
潮生潮落東西浙,云去云來南北峰。
海曙扶桑紅影濕,堤春楊柳綠陰濃。
子胥已遠岳侯死,斗柄聊洗磊塊胸。
523
《夜坐次林海山韻》 宋·黃庚
人倚幽窗夜未闌,竹爐灰冷篆煙殘。
一天露氣星辰濕,萬壑風聲草木寒。
老去客懷多感慨,年來世事轉艱難。
何時歸隱孤山下,明月梅花約共看。
524
《雨過》 宋·黃庚
雨過山頭云氣濕,潮生渡口岸痕深。
一聲短笛斜陽外,知有漁舟泊柳陰。
525
《游虎丘山寺》 宋·黃庚
滄生偷得片時間,古寺尋僧借景看。
樓閣倚云山氣濕,轆轤卷水澗聲寒。
地埋吳劍痕猶在,碑刻唐詩字未漫。
寄榻禪房不知曉,起來松日已三竿。
526
《登高丘望無海》 宋·李復
登高望遠海,冥冥濕天際。
百川趨東南,奔騰卷厚地。
自從開辟來,溶停不可計。
浩浩無增虧,周流在一氣。
528
《樓居》 宋·釋行海
秋光清接眼光寒,碧落茫茫碧海寬。
月墮樹根當岳頂,天垂河氣濕欄干。
元龍百尺情猶在,黃鶴千年跡未殘。
最是夕陽煙雨后,不堪直北望長安。
530
《年根雨雪行》 宋·舒岳祥
霧雨弊弊生窮歲,雞寒入屋犬竇吠。
老衾破絮少溫存,濕薪吐汁無氣勢。
一冬已近四月晴,殘歲垂垂點滴聲。
人心無底難為德,一日不作將不食。
年頭未有五日糧,井花水滿人閉倉。
531
《緣識》 宋·宋太宗
月光紅燄影參差,九衢麗景意躕踟。
車馬往來殊無礙,幾人相逐幾人隨。
天河夜靜色如銀,半擁紅街半擁春。
山高市邑弦管處,燭殘露濕伴香塵。
532
《僧見觀盡薄萄》 宋·宋無
玉山道人蒼壁立,胸少萬斛松煤汁。
吐作千年古怪藤,獨帶西湖煙雨濕。
元氣淋漓草木活,太陰菌蠢蟲蛇蟄。
須縈翠霧瘦蛟走,睛扎玄珠黑龍泣。
533
《別黃巖范令》 宋·孫應時
慶歷諸名卿,四海標一范。
堂堂元佑相,人望復不減。
江河源流大,終華峰巒嶄。
遠優士會變,詎作欒書黡。
535
《送寶覺禪師》 宋·王洋
夏淺春馀宇宙清,溪山千里送君行。
今宵柳巖半輪月,何處花村飛錫聲。
衣挽嶺云猶帶濕,鶴隨杯渡不須驚。
江頭一線輕帆急,穩壓鯨波氣自平。
536
《冬雨不止鄭丈作詩次韻》 宋·王洋
海門山外天池雨,來趁沱江打鼉鼓。
望夫臺上濕愁紅,玉斧壇邊沒沙渚。
貂裘公子思寒侶,佩玉鳴鸞不成舞。
殷勤舉爵祝云師,壯士端須氣相許。
538
《題饒德裕三益軒》 宋·曾豐
過從義要如膠漆,琢磨功要如金石。
二者于茲有一偏,雖過圣門未之入。
德裕軀儒今二毛,一軒灑落僅容膝。
詩書執禮不放閑,直諒多聞誰較密。
539
《冬晴釀霜雪不成》 宋·曾豐
一晴初已涉秋殘,晴到深冬興未闌。
不雨臨空聊爾濕,無霜元是盛哉寒。
出乘氣末群陰亂,歸抱精風萬物安。
深省莫如堅坐是,還家毋更是蒲團。
540
《題吳季章挹秀堂》 宋·曾豐
造物鼎新開畫圖,江蟠前后山負隅。
一塵不動鷗出沒,萬變無心云卷舒。
主人倚坐扶欄立,太清之氣交相襲。
風煙席上骨毛醒,文字場中星斗濕。
* 關于濕氣的詩詞 描寫濕氣的詩詞 帶有濕氣的詩詞 包含濕氣的古詩詞(5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