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濕冷的詩詞(335首)
261
《悲風曲》 宋·白玉蟾
山風凄冷山木悲,虎不敢嘯鬼夜啼。
溪聲暗繞蒼苔路,翠羽絲毛寒不棲。
幽人此時樓上立,葉照松梢露珠泣。
有酒欲飲飲不成,月華縹緲煙光濕。
263
《同顏大夫初晴詩》 南北朝·庾信
夕陽含水氣。
反景照河堤。
濕花飛未遠。
陰云斂向低。
燕燥還為石。
龍殘更是泥。
香泉酌冷澗。
小艇釣蓮溪。
但使心齊物。
何愁物不齊。
264
《晚秋詩》 南北朝·庾信
凄清臨晚景。
疎索望寒階。
濕庭凝墜露。
摶風卷落槐。
日氣斜還冷。
云峯晚更霾。
可憐數行鴈。
點點遠空排。
265
《和顏隨飲酒》 宋·晁補之
樊山夜漲河鳴鼓,奎火占中知溽暑。
顏闔居鄰胡子都,共喜夏麋登宴俎。
參軍河北主簿南,騎馬相逢不相語。
市西老屋斷人居,自覺天風生廣宇。
266
《南亭》 宋·寇準
初夜南亭望,清吟露濕衣。
雨馀群籟發,天淡數星稀。
秋氣又還至,故園猶未歸。
虛堂愁重入,燭白冷光微。
268
《送王鞏兼簡都尉王詵》 宋·蘇轍
可憐杜老貧無食,杖藜曉入春泥濕。
諸家厭客頻惱人,往往閉門不得入。
我今貧與此老同,交游冷落誰相容。
幸君在此足游衍,終日騎馬西復東。
送君仍令君置酒,如此貧交世安有。
君歸速語王武子,因君回船置十斗。
269
《泊南井口期任遵圣》 宋·蘇轍
期君荒江濆,未至望已極。
朔風吹烏裘,隱隱沙上立。
愧余后期至,先到犯寒色。
既泊問所如,歸去已無及。
系舟重相邀,雨冷途路濕。
271
《南澗》 宋·韓元吉
入山衣屨濕。
初迷煙雨來,稍識云氣集。
空蒙掠面過,可玩不可執。
不知市廛地,去此凡幾級。
青松入長望,白鳥伴危立。
冷然笑身世,萬事何汲汲。
272
《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 宋·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綿,黑天昧昧如陳玄。
白黑破處青天出,海月飛來光尚濕。
是夜太史秦月蝕,三家各自矜算術。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書不在夕。
274
《蘇武洲氈房夜坐》 宋·汪元量
明發啟帳房,冷氣迸將入。
饑鷹傍人飛,瘦馬對人立。
御寒挾貂裘,蒙頭帽氈笠。
凄然絕火煙,陰云壓身濕。
賴有葡萄醅,借暖敵風急。
277
《湘月/念奴嬌》 宋·張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鷗三四點,數筆橫塘秋意。
岸觜沖波,籬根受葉,野徑通村市。
278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279
《春興(四首)》 明·劉基
深春積雨感年芳,暮館輕寒透客裳。
翠柳條柔先改色,紫蘭花冷不飄香。
山中虎豹人煙少,海上樓臺蜃氣長。
燕子新來畏沾濕,一雙相對立空梁。
¤
280
《江南行》 明·唐寅
梅子墜花茭孕筍,江南山郭朝暉靜。
殘春鞋襪試東郭,綠池橫浸紅橋影。
古人行處青苔冷,館娃官鎖西施井。
低頭照井脫紗巾,驚看白發已如塵。
* 關于濕冷的詩詞 描寫濕冷的詩詞 帶有濕冷的詩詞 包含濕冷的古詩詞(3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