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湘的詩詞(722首)

    701 《挽潭趙知縣二首》 宋·劉宰

    列將朱橫帶,參軍綠染袍。
    崇卑知異位,取舍見吾曹。
    撫字功深著,歸休道更高。
    昆山埋玉去,春浪送行篙。

    702 《挽潭趙知縣二首》 宋·劉宰

    念昔先君子,窮閻接寓居。
    幾年鶯出谷,千里雁傅書。
    執友嗟誰在,孤生愧久疏。
    臨負兩行淚,可但等鄉閭。

    703 《挽清令董介軒》 宋·許月卿

    偏得人間謗與名,蓋棺方定伯夷清。
    五經笥滿風云壯,百尺樓高星斗橫。
    明月照庭香不斷,狂飚吹雪意如生。
    河汾回首成今古,禮樂猶將致太平。

    704 《入江二絕句》 宋·孔武仲

    清川曲岸進遲遲,采得菊花三兩枝。
    撚弄秋香斜日下,有懷江國去年時。

    705 《入江二絕句》 宋·孔武仲

    平沙襯水竹藏云,自古多招薄命人。
    我獨遠來追所好,是中魚美綠醅醇。

    706 中阻風》 宋·孔武仲

    夜泊湖南岸,曉開天北風。
    愁云來覆渚,白浪起吞空。
    甕酒霞將薄,瓶花錦帶紅。
    鄰舟如隔海,孤坐寂寥中。

    707 《二》 宋·孔武仲

    斯文常絕息,二子振波瀾。
    舊國清風在,荒阡古木殘。
    蒼苔生閟宇,斜日下長竿。
    求福今無數,不將陳蔡看。

    708 西》 宋·孔武仲

    文園春晚病無聊,剩欲登臨散郁陶。
    遠野輸涼來宴坐,長岡傾秀入詩毫。
    輕明物態歸仙境,咫尺城堙限海濤。
    勝事滿前難記憶,戲逢香草綴離騷。

    709 《楊子橋送客浮》 宋·陳杰

    客里還分袂,樽前小系舟。
    笛聲楊子曉,帆色洞庭秋。
    萬里身為本,中年別作愁。
    乾坤多事在,何日谷林丘。

    710 《送趙國開赴陰》 宋·陳文蔚

    聽取閩山父老謠,屢曾游戲試牛刀。
    雙鳧澤國翩翩去,一鶚秋風漸漸高。
    書至水忘千樹橘,政成須種滿城桃。
    早歸宣室膺前席,莫漫江頭賦廣騷。

    711 《題東玉師府所藏瀟圖》 宋·戴表元

    少年魂夢底曾間,多在江湖煙水間。
    今日精藍方丈地,倚窗眠看洞庭山。

    712 《題園》 宋·李處權

    當年此地勤花竹,景物方成姓又移。
    盡愛芙蓉照秋水,倚風懷往亦多時。

    713 《疏山送道州如矮歸西》 宋·釋紹曇

    筆頭俊逸眼頭親,邈得疏山矮子真。
    落雁圖邊輕展看,誰云不是道州人。

    714 竹杖寄無住》 宋·宋無

    采向舜妃江廟前,得來賣客木蘭船。
    老宜泉石搘慷態,吟稱煙霞倚瘦肩。
    宴坐夜和金錫憩,經行春卓紫苔穿。
    知師道師神龍記,莫漫騰空去九天。

    715 《送趙清臣善明府民謠六韻》 宋·孫應時

    秘圖山上古姚州,山色江光簇畫樓。
    更鼓分明庭少事,桁楊間冷獄無囚。
    民言總信清如水,天賜常教大有秋。
    人物襟懷何灑落,詞章翰墨更風流。
    朝廷久合登劉向,父老知難挽鄧侯。
    翠竇新泉探靜樂,公名長與此泉流。

    716 《瀟夜雨》 宋·楊公遠

    薄莫維舟古岸邊,濃云潑墨暗江天。
    道林岳麓知何處,雨打篷窗夜不眠。

    717 《寄鄉令鄉世賢》 宋·楊時

    身游羿彀偶相逢,安得初終若駏蛩。
    道學未容窺閫奧,吏師應許叩鄰封。
    蕭條此意君誰問,落拓微官我更慵。
    盧白回旋真戲事,傍觀無用氣填胸。

    718 《次韻陳侍郎李察院瀟八景圖·漁村落照》 宋·喻良能

    亂山深處水邊村,小艇初歸未掩門。
    吹火煮魚傾濁酒,半規斜日照黃昏。

    719 《次韻陳侍郎李察院瀟八景圖·江天暮雪》 宋·喻良能

    群山總入玉壺中,只有滄波映遠空。
    獨釣寒江晚來雪,憑誰畫我作漁翁。

    720 《次韻陳侍郎李察院瀟八景圖·平沙落雁》 宋·喻良能

    江南云水蓼花洲,中有飛鴻巧自謀。
    過盡關山都不住,直須來趁楚江秋。

    * 關于湘的詩詞 描寫湘的詩詞 帶有湘的詩詞 包含湘的古詩詞(7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