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檻俯澄鮮,龍宮浸浩然。孤光懸夜月,一片割秋天。淺派胤沙草,馀波漂岸船。聊當因畎澮,披拂坐潺湲。
伏龍山橫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兩兩三三白鳥飛,背人斜去落漁磯。雨余不遣濃云散,猶向前山擁翠微。
古寺蕭蕭愁思濃,檻荷高下望秋風。一塵不到真幽處,萬象都含清景中。但見溪光來遠近,略無云氣礙虛空。誰知刺史標名意,一片靈臺事事通。
使群風味壓荊州,每為吾民樂更憂。錦里篇章推唱首,浣溪光景促遨頭。行春預約花欹帽,把酒方欣雪點裘。岳史年來慚吏隱,扳輿時得從公游。
古木刳為舟,野藤牽作纜。釣人寒雨中,遠望煙蓑暗。
插云千萬重,一望不可暫。前嶺與後峰,翠色濃復淡。
紫角菱實肥,青銅菱葉老。孤根未能定,不及寒塘草。
淺淺碧水平,青青稻苗長。偏知楚客愛,白鷺飛下上。
不畏塘雨急,鈿葉自相遮。紋禽忽飛去,沖落波上霞。
伐桂向芳洲,跨波灣勢小。時愛游人渡,游人在林杪。
石齒嚼寒聲,粼粼縈曲處。有時浮落英,又過城根去。
林間夏雨滋,復有斜陽照。綠凈不搖風,從教春草笑。
食魚日已晚,矯翼煙際還。不與鴈鶩競,風標亦自閑。
煙潭深不極,監碧無菱花。日腳下波心,澄江見魚蝦。
紅雨斑斑點嫩苔,朱輪軋軋碾輕埃。園公不作橘中隱,康節肯從花外來。鶯囀樹林添道韻,鷗分江色獻詩材。籃輿便載春歸去,誰管酴醾芍藥開。
秋后高荷與砌平,暫回眼白為君表。哦詩太瘦真成癖,對酒清狂不礙醒。健筆縱橫那可繼,醉歌悲壯亦堪聽。如何借得南烹手,更搗香棖為薦腥。
一堤楊柳青絲輭,百頃芙蕖錦障開。中有閒人心似水,坐看沙鳥鏡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