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基低且狹,半被石巖分。水響常如雨,林寒忽聚云。空房人暫宿,半夜雁初聞。此處能通蕩,僧家卻不云。
我來無一語,閑認昔游蹤。誰種路傍樹,卻遮山上峰。潭乾沉石露,人立去禽沖。樵說仙橋險,因思在上封。
雁蕩最奇處,眾巖生此間。問名僧盡識,得句客方閑。洞峻獼猴入,天晴瀑布慳。古時山未顯,謝守只空還。
庵是何年立,其中有一僧。蒼崖從古險,白日少人登。眾物清相映,吾生隱未能。夜來新過虎,抓折樹根藤。
寺置有碑傳,觀音巖石前。殿高燈焰短,山合磬聲圓。窗靜吹寒雪,舂鳴落夜泉。清游人豈識,謂不似秋天。
白發白髭須,僧年八十余。已成重閣在,別置一庵居。客喜逢煎茗,童寒免灌蔬。小師南北去,近日各無書。
飛下數千盡,全然無定形。電橫天日射,龍出石云腥。壯勢春曾看,寒聲佛共聽。昔人云此水,洗目最能靈。
江風吹得烏帽偏,江水驚秋狂拍船。此身客遠積鄉夢,何日丹靈朝洞仙。將軍廟無老鴉異,羅漢院有古柏堅。蕩槳津頭來往遍,北望淮云成愴然。
上江落水渺莽中,入軍遡水曲折通。此鎮巧當兩汊路,每日飽看千帆風。客知鼓棹白日急,人傷對鏡玄發空。荒寒殊甚只自笑,悲聲繞井馀枯桐。
遙睇前峰已出奇,從今便合辦新詩。山靈似是知予意,擁翠來迎步步移。
高平余十里,湖湗落中間。此地可耕鑿,長年迷草菅。一庵猶有路,四望忽無山。道者了經課,慰余燈陟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