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遠游,多是悲登眺。況復念三閭,遺蹤良可吊。道直出章華,才高逐邊徼。冤聲噴夜江,愁色迷煙嶠。
道勝富如貧,亭臨潁水濱。一瓢思祖德,三徑與僧鄰。虛白雖同性,丹青不似身。趨庭知有子,下榻豈無人。
頗聞東山盛行樂,坐想風前酒興豪。領略正應胸次別,吟哦更覺筆端高。
繡衣雙節從天下,文字皆稱一世豪。桂山發地凜千尺,新詩與之相并高。
壯歲幾成山水癖,年來袖手不能豪。忽傳燈底詩篇好,但想云間屐齒高。
疎風細雨隨華節,西浦東山總勝游。拙守亦忻涼意好,挑燈清坐讀春秋。
吸盡百川還見底,頭角驚殺膻與鮪。有時大瞋明月珠,照耀六合光不死。滄溟浩蕩極游巡,鉤深匪憚窮涯涘。今者修鱗何側倚,豈是吞舟厭遷徒。
可堪俗事苦相留,不許聯翩李郭舟。酒興定知鯨浪吸,詞源聊看峽江流。名如北斗誰能挹,價重連城未易酬。恰似西都數人物,校書中秘讓諸劉。
濛濛煙雨暗空山,驕馬行春翠袖寒。待得春風捲云幕,卻愁春色又闌珊。
老怯尊前倒玉山,清晨有約夕曛遠。似知是日笙簫沸,趁賞群芳綺纈班。細閱余妍能幾許,喜因小疾得端間。持觴不酹春應笑,若欠題材詩亦厚顏。
靈源水有天,日涉勝趣多。同行十數子,散策經山坡。溪行小盤礴,石坐閒摩挲。野菊留余花,新梅看微柯。
有客六轡濡且均,要我共看中都春。孔林喬木故無恙,首陽高風應未泯。亦知江山不負我,政恐風塵能涴人。故友貽書復相過,但祝自愛千金身。
飛電歘然度天隙,百歲能堪幾行役。游子來歸意恐遲,大人幸在何辭白。風濤念爾去何之,日暮憐渠行故逆。世間步步是危機,綿上可耕聊自適。
云開三茅古洞天,借風一棹荊溪船。所思綿綿常在夢,此行冉冉如登仙。汲泉凈洗黃獨雪,劚石深耕瑤草煙。蕙帳香凝蒲坐暖,共讀南華秋水篇。
飯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支藜強窺園,試此雙不借。逐勝思秋初,曾命廬山駕。飛瀑醒心眼,流派從空下。
唐人詩板四十五,麗句亭中歲月深。煩公丐我一碑石,與張萬壑松風音。
磥砢一居士,娉婷雙少年。對景如無有,著書方浩然。分身聊示現,誰悟此因緣。
癡癡行腳師,要覓南方禪。不知未舉足,罪過已彌天。三千大千界,當處本湛然。若作如是解,猶嫌墮一邊。
犬馬何以別,斯言似太深。深言變養者,可不敬於心。
風立沙根膚粟頑,冷涵星石水灣灣。登舟欲濟軒窗底,扶檻政疑圖畫間。云拭山容蒼玉障,日浮江面紫金環。回頭五老相招我,林友無嫌夜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