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渡的詩詞(714首)

    101 《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先寄示四韻》 唐·劉禹錫

    楚鄉寒食橘花時,野臨風駐彩旗。
    草色連云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
    朱輪尚憶群飛雉,青綬初縣左顧龜。
    非是湓城舊司馬,水曹何事與新詩。

    102 《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后奉寄》 唐·孟郊

    明鏡中,霞衣相飄飖.浪鳧驚亦雙,蓬客將誰僚。
    別飲孤易醒,離憂壯難銷。
    文清雖無敵,儒貴不敢驕。
    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紅蕉。
    分明太守禮,跨躡毗陵橋。
    伊洛去未回,遐矚空寂寥。

    103 漢江(去年春,奉使東川,經嶓冢山下)》 唐·元稹

    嶓冢去年尋漾水,襄陽今日江濆。
    山遙遠樹才成點,浦靜沉碑欲辨文。
    萬里朝宗誠可羨,百川流入渺難分。
    鯢鯨歸穴東溟溢,又作波濤隨伍員。

    104 《和萬州楊使君四絕句·競》 唐·白居易

    相傳為汨羅,不能止遏意無他。
    自經放逐來憔悴,能校靈均死幾多。

    105 淮》 唐·白居易

    淮水東南闊,無風亦難。
    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
    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106 《錢塘口》 唐·施肩吾

    天塹茫茫連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橋。
    錢塘口無錢納,已失西興兩信潮。

    107 桑干河》 唐·雍陶

    南客豈曾諳塞北,年年唯見雁飛回。
    今朝忽桑干水,不似身來似夢來。

    108 《暝投云智寺溪不得,卻取沿江路往》 唐·杜牧

    雙巖瀉一川,回馬斷橋前。
    古廟陰風地,寒鐘暮雨天。
    沙虛留虎跡,水滑帶龍涎。
    卻下臨江路,潮深無船。

    109 《早發壽安次永壽》 唐·許渾

    東西車馬塵,鞏洛與咸秦。
    山月夜行客,水煙朝人。
    樹涼風皓皓,灘淺石磷磷。
    會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110 《泊松江(一作南游泊船江驛)》 唐·許渾

    漠漠故宮地,月涼風露幽。
    雞鳴荒戍曉,雁過古城秋。
    楊柳北歸路,蒹葭南舟。
    去鄉今已遠,更上望京樓。

    111 《早發壽安次永壽》 唐·許渾

    東西車馬塵,鞏洛與咸秦。
    山月夜行客,水煙朝人。
    樹涼風皓皓,灘淺石磷磷。
    會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112 《泊松江(一作南游泊船江驛)》 唐·許渾

    漠漠故宮地,月涼風露幽。
    雞鳴荒戍曉,雁過古城秋。
    楊柳北歸路,蒹葭南舟。
    去鄉今已遠,更上望京樓。

    113 《暝投靈智寺谿不得,卻取沿江路往》 唐·許渾

    雙巖瀉一川,回馬斷橋前。
    古廟陰風地,寒鐘暮雨天。
    沙虛留虎跡,水滑帶龍涎。
    卻下臨江路,潮深無船。

    114 《觀競(一作劉禹錫詩,一作張建封詩)》 唐·薛逢

    三月三日天清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內,江上已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引,馬前已被紅旗陣。

    115 《過蠻溪》 唐·崔櫓

    綠楊如發雨如煙,立馬危橋獨喚船。
    山口斷云迷舊路,頭芳草憶前年。
    身隨遠道徒悲梗,詩賣明時不直錢。
    歸去楚臺還有計,釣船春雨日高眠。

    116 《浙江晚懷古》 唐·劉滄

    蟬噪秋風滿古堤,荻花寒思萋萋。
    潮聲歸海鳥初下,草色連江人自迷。
    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來一見垂綸者,卻憶舊居明月溪。

    117 《芳草》 唐·皮日休

    溪南越鄉音,古柳江深。
    日晚無來客,閑船系綠陰。

    詠史懷古

    118 江》 唐·司空圖

    秋江共僧,鄉淚滴船回。
    一夜吳船夢,家書立馬開。

    119 《松滋二首》 唐·司空圖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船。
    江鄉宜晚霽,楚老語豐年。
    楚岫接鄉思,茫茫歸路迷。
    更堪斑竹驛,初聽鷓鴣啼。

    120 《詠史詩·官》 唐·胡曾

    本初屈指定中華,官相持勒虎牙。
    若使許攸財用足,山河爭得屬曹家。

    寫景詠史懷古

    * 關于渡的詩詞 描寫渡的詩詞 帶有渡的詩詞 包含渡的古詩詞(7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