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漸變的詩詞(254首)
203
《過宜賓見夷中亂山》 宋·蘇轍
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
岸闊山盡平,連峰遠非漢。
慘慘瘴氣青,薄薄寒日暖。
峰巒若崖石,草木條干短。
遙想彼居人,狀類麏鹿竄。
何時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204
《寄淮南制置使薛戶部》 宋·魏野
西自荊巫徹海涯,南從吳越接京華。
半天下管權何重,兩地間游路不賒。
山澤利均資我國,江湖璋盡屬君家。
帝心已簡身寧愧,使額雖雄性不奢。
205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210
《送朱明善少府》 明·楊基
胙城主簿冰雪骨,天闊霜清見飛鶻。
家住西湖第一橋,半生詩酒笙歌窟。
斜肩兜子總宜船,九里松陰十里蓮。
松下看山船上宿,小娃隨索賣花錢。
211
《春暮有感(二首)》 明·楊基
啼鳥匆匆變物華,雨池科蚪漸成蛙。
青鞋謾踏閑邊草,白發羞簪醉里花。
此日驊騮思苜蓿,當時鸚鵡喚琵琶。
遙憐簫鼓追游地,薺麥青青已沒鴉。
212
《題惟晤師斑竹杖》 宋·強至
蜀江濯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綠滋。
錦波一浸入竹肌,萬洗不落斑在皮。
又聞淚點灑舜妃,遺跡漸染傳今時。
搯不受爪滑可持,隱起高節無屈欹。
213
《謝知府少卿》 宋·強至
賤僚尸屬邑,逾歲事雄藩。
自視無尤異,何階計薦論。
公為千騎長,官復九卿尊。
升絀懸諸手,榮枯系片言。
214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215
《和苦熱喜雨》 宋·廖行之
吾聞和陰陽,古人喻調鼎。
四時有節適,萬類自紓窘。
神哉洪鈞播,妙自元氣涬。
寒暑遞推遷,日月互光炯。
216
《惠墨》 宋·鄭清之
老龍臥蒼海,千年抱明珠。
神禹決淮泗,偃蹇不受驅。
怒走崧岱頂,風雨撼八區。
亭亭立天柱,化作青松株。
217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218
《插秧歌》 宋·劉學箕
農夫楫楫清波闊,秧稻茸茸森石發。
父兒呼喚手拔齊,千把萬把根連泥。
四更乘月躇隴陌,曉煙漸散東方白。
歸來吃得飯一盂,擔到田頭汗似珠。
219
《縣齋秋懷》 宋·程公許
弱齡去激昂,漸老增感慨。
所親日以疏,既往不可貸。
世途轉難棘,意行懼顛沛。
乾坤一戰場,今古幾變態。
超超浮丘伯,何修獨堅耐。
駕言從之游,永嘯塵劫外。
* 關于漸變的詩詞 描寫漸變的詩詞 帶有漸變的詩詞 包含漸變的古詩詞(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