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淵量的詩詞(84首)

    61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62 《挽顧德將別駕》 宋·黃公度

    襟懷淵海浩難量,仕路恩威見弛張。
    劇邑蒲鞭閑累月,潢池血劍蕭如霜。
    朱門絕跡心常泰,銀艾橫腰鬢未蒼。
    學不康時年半百,可憐天道竟茫茫。

    63 《次韻方學士萬卷樓》 宋·劉子翚

    淵然推量德為循,酷愛收書定可人。
    劉向討論稱好古,退之學問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傳業,俎豆於今嘆不辰。
    我亦平生識傳癖,可憐朱墨費精神。

    64 《西峽行》 宋·張元干

    西峽門東晚潮上,濤頭駕風高數丈。
    絕江艇子更揚帆,風水相吞兩岸壯。
    中流蕩潏思慮深,欲濟未意愁夕陰。
    賈客胡商數航海,忍死射利誠何盡。

    65 《留題云頂》 宋·馮時行

    山如虬龍來,渴飲金淵水。
    水竭欲飛去,驤首振鱗尾。
    壯哉老頭陀,奮迅咄使止。
    左手攬其角,右手持其耳。

    66 《次韻翁士秀見贈二首》 宋·曾協

    興來躡履便追隨,共約乘風汗漫期。
    述作正須陶令手,利名不上紫芝眉。
    名高似斗誰能挹,量大如淵不可窺。
    老去故交今絕少,高情傾蓋樂新知。

    67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68 《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圮老生朝》 宋·樓鑰

    東都競風節,清裁稱巨賢。
    焱馳不自定,相與扶其顛。
    獨立黃徵君,道周性具全。
    辟舉既不就,言論亦無傳。

    69 《再酬湯無邪》 宋·廖行之

    少陵自嘆休問天,高歌杜曲希陶潛。
    兩翁潔身如清漣,流行坎止停則淵。
    不肯相邀事趣走,相望異世俱稱賢。
    又如雙鶴立表表,長庚共月相輝皎。

    70 《偶作》 宋·曹彥約

    此天然處不亦妙,費盡思量卻不到。
    有時父召急趨前,不覺不知造淵奧。
    此時合勒承認狀,從古癡頑可不曉。

    71 《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韻》 宋·魏了翁

    有生同得本來公,凜凜淵冰保降衷。
    多愧行年稱有子,長懷當日謝無功。
    羈蹤不稱歌三拜,淺量難堪酒一中。
    飲盡玉瓶天地闊,不各身客楚臺風。

    72 《張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宋·魏了翁

    渠河有水清且漣,弄丸之暇游其間。
    風輕沙暖鷗忘機,天開日烜魚逃筌。
    山中不知歲月改,春洲六度聽綿蠻。
    聞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73 《良月朔郊行問訊梅菊》 宋·王邁

    夜半漸驚風作惡,朝來賸喜月為良。
    知梅有意商量雪,問菊何謀淮備霜。
    和靖未吟先得趣,淵明欲斷己無腸。
    物情榮悴胡關我,獨酌悠然寓醉鄉。

    74 《挽黃祖勉三首》 宋·陳著

    世遠太和散,儒門有若人。
    沈潛勤汲古,澹靜肯妍春。
    識到寡輕語,觸來無量顰。
    淵乎莫澄撓,叔度乃其倫。

    75 《次韻象山書院山長汪德載垂訪》 宋·方回

    古學非如進士場,淵乎深處海難量。
    善藏未用爭飴利,中立懸知異狷狂。
    度遠出寒公案在,漸修頓悟話頭長。
    公□與我評茲事,一洗人間粉黛妝。

    76 《歲晚諸君送酒賦長歌以謝之》 宋·李處權

    我有經綸天下之大志,陶冶萬物之雄心。
    上書幾欲自藏達,君門無籍不可尋。
    歸來撫劍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
    混跡漁樵友麋鹿,興發時為梁父吟。

    77 《翠微堂》 宋·李處權

    我讀醉翁文,想當筆如椽。
    東坡獨知翁,謂今為飛仙。
    偉明后來秀,文亦星斗懸。
    一旦辭世紛,歸巢月輪邊。

    78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籬菊鋪黃,茱萸噴香。
    淵明錯會,耽賞重陽。
    何似林間衲子,無榮無辱,無可思量。
    飽噇香積飯,高臥古禪床。
    是佛是魔俱掃跡,獻花無路鳥空忙。

    7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衲僧頂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淵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為疆,以虛空為量。
    鬧市里釋提洹因,百草頭俱胝和尚。

    80 《緣識》 宋·宋太宗

    天地為爐我自知,人無遠慮必生疑。
    功夫未至勞懸想,境外聲聞不改移。
    機巧豈逢容易得,是非終究欲何之。
    思量大海深淵理,光陰虛度影參差。

    * 關于淵量的詩詞 描寫淵量的詩詞 帶有淵量的詩詞 包含淵量的古詩詞(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