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九月九,談禪不開口。若是陶淵明,攢眉便回首。籬邊黃菊正芬披,一枝兩枝三枝四五六七枝。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顯老明禪,入理深淵。文殊為體,妙用普賢。鳳山得旨,妙契南源。三株樹下,坐斷云煙。
炷香坐羊氈,默默心住禪。仙桂萌兔窟,神珠媚龍淵。湛照自家事,出隨群動緣。應機分手眼,不翅有千千。
一心三鳳,一句三玄。曾無彼此,休分教禪。回途復妙也,枯木巖前差路。窮淵極流兮,海底紅塵亙天。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程蘇中興什,同庵有后前。前朝沙門首,辨凈超卓然。耆宿失聞聰,飫參余小全。龍泓風篁巘,荏苒二十年。
榮名嗟何為,病木自生癭。彭殤一夢覺,烏用論久頃。寄身淵明廬,翛然在人境。衛生鄙樊雉,放浪任流梗。
過從義要如膠漆,琢磨功要如金石。二者于茲有一偏,雖過圣門未之入。德裕軀儒今二毛,一軒灑落僅容膝。詩書執禮不放閑,直諒多聞誰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