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少年綽有老成態,月旦考訂評鄉閭。明當別我擇賢妃,結束琴劍誰挽裾。春空吹晴惠風暢,煙草弄色和氣舒。
養氣須令四體充,饑寒不動是英雄。常羞仲子徒三咽,稍似顏淵只屢空。舉勤未嘗為物礙,精神若可與天通。氤氳開闔無窮妙,祗在綿綿一息中。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高厚同源,萬殊一體。卓爾何來,湛然非止。覽蜀天云,挹龍淵水。際會如斯,孰窮所以。正知知之,不出乎是。
顯老明禪,入理深淵。文殊為體,妙用普賢。鳳山得旨,妙契南源。三株樹下,坐斷云煙。
雖知體自虛空性,如理深淵融一鏡。萬象森羅沒處藏,摩尼離垢當清凈。
體之象先,得之自然。心空有以,道大誰傳。蟾在珊瑚之樹,蚌蘊明珠之淵,彈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白云無根,青山有棱。自得一句,妙出三乘。和氣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續千燈。淵默心傳諸佛體,家風獨許少林曾。
淵默元成,至虛不盈。體天地之含光,十方昭徹;用陰陽之變態,萬像崝嶸。百戰瘢知風雨信,垂頭兀兀老升平。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吳蜀跨萬里,余老師非壯。勉哉令修行,手書勞四枉。性命吾基本,權譎初不尚。蕭條寂寞中,咄咄祛礙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