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的詩詞(3337首)

    741 《濯》 宋·柴隨亨

    世間何水獨流,惟有箕山此一泓。
    只恨許由曾洗耳,卻憐無處濯吾纓。

    742 《答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 宋·陳孟陽

    形如合皂對江,吳漢神仙古道場。
    玉像靈多民受賜,天書歲久墨猶香。
    絳霞密鎖靈仙館,碧霧輕籠正一堂。
    蒼蘚斕斑雙鯉石,寒泉澄湛九龍塘。

    743 《游泉寺》 宋·程無鳳

    為愛山房峭絕,十年兩借禪床。
    松聲夜半枕,洗盡世間笙簧。

    744 心堂為余宰題》 宋·程應申

    靈臺元自與天通,一點塵飛失太空。
    六鑿爾時俱偃息,八窗何處不玲瓏。
    公田有秫猶難色,暮夜無金即直躬。
    要識此中入妙,也忘堂上古絲桐。

    745 《呈周溪》 宋·褚伯秀

    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彼亦何人斯,景純慕若此。
    吾鄉汝南英,大滌隱君子。
    好客仍收書,東老未足擬。

    746 《賀杜獻入相》 宋·戴木

    玉陛傳呼宰相來,歡騰海內翕如雷。
    律身介祁公操,佐主謀謨如晦才。
    夢弼已知符眾望,生賢益信應三臺。
    從容宰席調天紀,協氣從頭遍九垓。

    747 愛堂》 宋·郭知運

    愛堂前竹色佳,留煙帶月翠橫斜。
    日長吏散庭空后,風景蕭蕭對瀹茶。

    748 渭八景·指崖一覽》 宋·何子舉

    指崖屹立鎮山川,萬丈巍巍勢插天。
    風日雙時有限,乾坤一覽景無邊。
    東西峴丹青與獻,南北群峰紫翠邊。
    我欲凌風登絕頂,一聲鐵笛叫飛仙。

    749 《頭音亭》 宋·胡榘

    天柱峰頭吐細泉,音亭下玉瑯然。
    可能為滌肝腸滓,容我超搖五洞天。

    750 《雙閣詠雪》 宋·黃伯固

    箕伯宵聲怒,髽童早語咍。
    飛花先臘白,和氣覺春回。
    暗動云都簇,先憑雨作媒。
    有情皆噤慘,無物不低催。

    751 音洞》 宋·黃非熊

    群山如削水如澠,一洞音氣味凝。
    風送松聲歸遠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脈,野客橫琴坐石稜。
    回首碧巖鐘動處,云臺猶在最高層。

    752 《留題渭樓》 宋·黃孝先

    黃公愛山不知休,終日不下渭樓。
    與官落得官下隱,愛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懷抱。

    753 《盤墅·登三閣》 宋·黃由

    才到松陵即是家,三閣下寂無嘩。
    小臣愧乏絲毫報,深炷爐香靜點茶。

    754 《華懷古》 宋·李周

    吾家居處本關西,舊記遺蹤事不迷。
    屢過華無一字,恐人笑我不留題。

    755 《教授兩為玉蕊花賦長韻富贍新老病無以奉酬》 宋·林迪

    廣行行實稱才華,如節鸞和馭寶車。
    曾燕瓊林天一幄,卻吟玉蕊市三家。
    大篇追補唐詩闋,盛事常流魯頖夸。
    別有冰姿延客住,白池騰種白蓮花。

    756 《題芬閣》 宋·令狐勤

    遠叩玄英舊隱扉,風今日尚依依。
    云山自許老龍臥,霄漢不妨雙鳳飛。
    欲訪騷人考槃地,但尋漢叟釣魚磯。
    年來踏盡紅塵路,賴有溪流濯客衣。

    757 《題芬閣》 宋·令狐俅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跡雖久騷雅傳。
    田廬不廢子孫賢,慶門簪組方蟬聯。
    我來源中訪高隱,□人邀客云山前。
    朱門綠閣照溪水,長松茂材□寒煙。

    758 明前一日作》 宋·劉渙

    小窗新綠著枝輕,寒逐東風陣陣生。
    燕子不來花落盡,一簾疏雨又明。

    759 《題國寺》 宋·劉知過

    野人游遍天臺寺,究竟招提此最奇。
    十里遠排蔭入,五峰如按畫圖窺。
    隋初便有高僧傳,火后都亡過客詩。
    重到定知非遠約,岸巾高處立多時。

    760 《隱居鳳山明寺二首》 宋·樓淳

    日上鐘未鳴,老僧睡猶熟。
    誰是山中人,長享明福。

    * 關于清的詩詞 描寫清的詩詞 帶有清的詩詞 包含清的古詩詞(33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