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風簾的詩詞(1134首)
941
《燕子樓》 宋·陳薦
仆射新阡狐兔游,侍兒猶住水邊樓。
風清玉簟慵欹枕,月好珠簾懶上鉤。
寒夢覺來滄海闊,新詩吟罷紫蘭秋。
樂天才思如春雨,斷送殘花一夕休。
942
《六月吟》 宋·龔宗元
曦輪獵野枯杉松,火焚泰華云如峰。
天地爐中赤煙起,江湖煦沫烹魚龍。
生獰渴獸唇焦斷,峻翮無聲落晴漢。
饑民逃生不逃熱,血迸背皮流若汗。
943
《游洞霄》 宋·何處厚
洞天宮中清無塵,紛紛霏霏翔五云。
光浮閬風藹無垠,中有神仙相輩倫。
服曳云章玉佩珣,時聞金鐘催朝真。
仙班序列覲紫宸,瓊花羌靈飛翁翁。
944
《巖下觀瀑旦晚異狀子文有詩輒次其韻》 宋·何麒
瀑色清明氣猶雄,非煙非云非白虹。
兜羅綿光秀罘罳,瑠璃□影搖簾櫳。
風吹銀潢漬蒼壁,日照玉柱驚青空。
誰言物象要有盡,我覺端倪殊不窮。
思涌回翔掀舞時,句在縹緲空蒙中。
更將七字寫亭午,倚天長劍拖芒鋒。
945
《上雷御史》 宋·李思衍
臺上棲鳥顫曉寒,朱簾云靜楚天寬。
星芒搖動龍阿劍,霜氣橫陳廌角冠。
苦透柏心風力勁,清臨梅影雪痕乾。
渾源聞有傳家譜,夜露心香借易看。
946
《高平北巖》 宋·某說
路入仙峰不記重,一軒瀟灑檜陰中。
溪山括盡丹青巧,天地馳回造化工。
風剡鱗波清枕簟,日扶花影上簾櫳。
來游絕異人間景,身世依稀到蕊宮。
947
《禁林讌會之什》 宋·錢若水
一夜春風滿帝都,禁林清曉宴簪裾。
玉堂乍到驚凡目,金鎖徐開見御書。
四字驪龍爭夭矯,兩篇瓊樹斗扶疏。
詞臣此會人應羨,圣主多才古不如。
日上花磚簾卷后,柳遮鈴索雨晴初。
閣前吟罷先沈醉,忘卻西垣有直廬。
948
《答昆山李明府》 宋·釋惟謹
殘云微綠一簾深,風送弦歌出晝陰。
山近煙霞多變態,官清猿鶴亦歸心。
錦囊剩有新詩在,庭戶何妨茂草侵。
元亮曾為蓮社客,許令飛舄遠相尋。
949
《和牛士良》 明·唐肅
咽咽銅虬水,瀏瀏青瑣風。
掖斜觀斗轉,簾疏望月空。
出門步清影,循階行露叢。
眷此光霽景,感予微眇躬。
觀國豈非愿,懷親方蔚忡。
951
《道愛堂》 宋·姚正子
官稱文母儼如臨,冰鑒何須清白箴。
學道正傳蘧瑗脈,愛人默契武城心。
簾垂永晝流疏影,琴入薰風奏雅音。
芹泮未為無子羽,從知善教入人深。
952
《寶乘寺》 宋·葉衡
巍巍畫棟插晴空,時有芒馨四面通。
好為高禪參鼻觀,未應公子闘薰籠。
簾前一炷沉檀暈,窗外數番蘭蕙風。
信道杜陵佳句在,心清渾賦此堂中。
954
《秋思》 宋·張玉孃
爽籟生靈逕,清秋澹碧空。
乘涼賖月色,間夜行出簾櫳。
獨坐耿圃扇,羅衣吹暗風。
955
《晚樓凝思》 宋·張玉孃
鴛鴦繡罷閣新愁,獨抱云和散書樓。
風竹入統歸別調,湘簾卷月笑銀鈞。
行天雁向寒煙沒,倚檻人將清滬流。
自是病多忪寶釧,不因宋玉故悲秋。
956
《與同年陳公過山亭》 宋·趙汝暖
青苔滿地護階陰,塵俗曾無半點侵。
林鳥避人穿谷去,野猿尋果出云深。
千竿翠竹依簾立,一對黃鸝入樹吟。
晝靜風清詩思罷,憑闌傾耳聽松琴。
957
《題靈巖寺》 宋·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960
《約游山阻雨》 明·貢悅
春事無多苦未晴,數來花信過清明。
都將酒債兼詩債,付與風聲共雨聲。
燕落香泥沾紙重,蝶翻飛絮入簾輕。
懷人久負南山約,縱有南山不可行。
* 關于清風簾的詩詞 描寫清風簾的詩詞 帶有清風簾的詩詞 包含清風簾的古詩詞(11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