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議的詩詞(474首)

    201 《水調歌頭(次盧漕韻呈茶漕二使)》 宋·京鏜

    楊盧萬人杰,見我眼俱青。
    錦官城里勝概,在在款經行。
    筆底煙云飛走,胸次乾坤吐納,議論總縱橫。
    覺我形穢處,相并玉壺清。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離別懷人

    202 《清平樂·贈陳參議師文侍兒》 宋·劉克莊

    宮腰束素。
    只怕能輕舉。
    好筑避風臺護取。
    莫遣驚鴻飛去。
    一團香玉溫柔。
    笑顰俱有風流。
    貪與蕭郎眉語,不知舞錯伊州。

    婉約寫人

    203 《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 宋·李曾伯

    萬里戍邊,八載去家,始遂一歸。
    悵中年早歷,虎頭兵幕,平生屢建,豹尾神旗。
    乞得閑身,毋庸多議,感荷九重淵聽知。
    當時事,似狂瀾欲倒,孰障東之。

    204 《水調歌頭(壽頤齋兄安世)》 宋·陳著

    風骨最魁岸,宇宙更寬平。
    □人皆道,天上南極壽星精。
    隨意后園花木,滿眼家山松竹,盡可適平生。
    門外底須問,好占菊軒清。

    205 《水調歌頭(壽頤齋兄安世)》 宋·陳著

    風骨最魁岸,宇宙更寬平。
    □人皆道,天上南極壽星精。
    隨意后園花木,滿眼家山松竹,盡可適平生。
    門外底須問,好占菊軒清。

    206 《沁園春(送馬正君歸東嘉)》 宋·陳人杰

    盡典春衣,換酒津亭,送君此行。
    嘆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議法,忍及書生。
    歸去來兮,噫其甚矣,見說江濤也不平。
    君之友,豈都無義士,剖膽相明。

    207 《望江南》 宋·凈圓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議。
    臨執盡,接引定無疑。

    題畫詠物

    208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雪堂閑步,過臨皋、霜凈晚林木落。
    月白風清如此夜,與客行歌相答。
    綱舉松鱸,手攜斗酒,赤壁重尋約。
    悲歌長嘯,劃然聲動寥廓。

    209 《括摸魚兒》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遙山碧,清寒微動秋浦。
    霜云霽色橫無際,別鵠驚鴻無數。
    朝又暮。
    聽牧笛長吹,隱隱漁榔度。

    210 《瑞鶴仙(壽葉路鈐)》 宋·王邁

    芳菲春二月。
    正軟紅塵里,踏青時節。
    山川孕人杰。
    好赤城丹洞,豐姿奇絕。

    211 《歸朝歡(壽蕭禹平知縣)》 宋·嚴仁

    云表金莖珠璀璨。
    當日投懷驚玉燕。
    文章議論壓西癰,風流姓字翔東觀。
    紫皇嗟見晚。

    212 《岳忠武王祠》 明·于謙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詠史愛國

    213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 宋·蘇軾

    我觀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徑寸,照夜光如月。
    好詩真脫兔,下筆先落鶻。
    知音如周郎,議論亦英發。

    送別贊美寫人

    214 《送虛白上人序》 明·高啟

    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風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焉。
    虛白形癯而神清,居眾中不妄言笑。

    送別序文

    215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16 《誡兄子嚴敦書》 兩漢·馬援

    援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
    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

    古文觀止勸誡書信

    217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218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19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220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 關于清議的詩詞 描寫清議的詩詞 帶有清議的詩詞 包含清議的古詩詞(4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