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要的詩詞(1769首)

    681 《和史經》 宋·孫邦

    淵明遇佳趣,欲辯每忘言。
    道安對勝士,高論矜彌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駕徒爭先。
    夢尸夢穢了不悟,甯論擲足與裸顛。

    682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683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
    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684 《和疊山先生韻》 宋·魏天應

    先生心事炳丹青,顧影何曾愧獨行。
    商嶺芝能如橘隱,首陽粟不似薇清。
    綱常正要身扶植,出處端為世重輕。
    安有寒泉來會宿,參同極論到天明。

    685 《龍多山》 宋·文師敬

    我家龍多西,出門山在目。
    杖履三十里,兄弟穿云宿。
    山上有頃田,巖洞多重復。
    石囤如內空,可容萬億斛。

    686 《筠寮》 宋·吳可

    解衣一寮上,物色太窘束。
    柏禪費酬對,松官縛爵祿。
    此君真有道,虛心自巖谷。
    每以閱世人,得之定超俗。

    687 《仙都山》 宋·吳說

    佳住從來說鼎湖,茲游直欲到清都。
    參天玉箸千尋許,墮地金蓮十丈無。
    江觀便思眠一柱,海山今喜識方壺。
    直須買取鵝溪絹,要畫滄洲水墨圖。

    688 《白發嘆》 宋·五邁

    日月轉四時,團團輾清昊。
    人生一世間,輕塵棲弱草。
    寒暑不相貸,容鬢豈常好。
    嗟予涉世紛,聞道苦不早。

    689 《玉笥山》 宋·徐得之

    江作挼藍繞髻鬟,令君心事每相關。
    要令白叟黃童輩,如在清江碧嶂間。

    690 《題贈命士》 宋·徐集孫

    富貴功名世競癡,清吟往往不趨時。
    請君多算公卿命,莫要逢人舉似詩。

    691 《秋霜閣》 宋·徐良弼

    秋霜閣下水潺潺,一片清泉漱玉寒。
    試把塵襟來此濯,要看披腹吐瑯玕。

    692 《喜得孫》 宋·徐僑

    我五十有四,才今見其孫。
    汝父亦三十,得子為之昆。
    人生百年間,欻如駒隙奔。
    其間欣與戚,短長未暇論。

    693 《詠酒》 宋·徐文瀾

    才傾一盞碧澄澄,自是山妻手法成。
    不遣水多防味薄,要令曲少得香清。
    涼從荷葉風邊起,暖向梅花月里生。
    世味總無如此味,深知此味即淵明。

    694 《游溈山》 宋·徐誼

    我行之宜陽,便作大仰游。
    上有參天松,下有漱石流。
    群峰拱梵宇,層層閟清幽。
    老禪雅愛客,要作數日留。

    695 《句》 宋·徐月溪

    要是此花清絕處,端如醉面讀離騷。
    青蛟煖晝拿云上,白雪深春壓架香。
    照眼妝新就,扶頭酒半醒。
    妖姿隨變化,薄命易飄零。

    696 《艤舟大藤峽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牘附以古風》 宋·許翰

    避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慨彼鳴鳳郊,化為逐鹿原。
    北吹戰塵腥,南接瘴霧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龍暾。

    697 《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宋·學士院

    厚德光大,承元之明。
    茲潛莩吹,升于昭清。
    冰天桂海,咸資化成。
    恭酌要醪,報本惟精。

    698 《隱居雜興》 宋·楊公遠

    一味幽閒了此生,那曾懷刺謁公卿。
    無官可署名雖晦,有句堪吟思自清。
    棋要藏機何用著,琴能識趣底須聲。
    何當辦取青蓑笠,去趁農夫學耦耕。

    699 《御仙花》 宋·楊巽齋

    不逐凡花逞艷嬌,移要上苑獨清高。
    君王曾選裝金帶,侈錫持荷耀紫袍。

    700 《成都運司園亭十首·玉豀堂》 宋·楊怡

    虛堂已深窈,那復要營室。
    使君寂無事,閉合臥終日。
    臨池狎清泚,養竹聽簫瑟。
    不為省春耕,軺車肯輕出。

    * 關于清要的詩詞 描寫清要的詩詞 帶有清要的詩詞 包含清要的古詩詞(17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