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虛心的詩詞(999首)
962
《舟中見月》 宋·郭印
濮上今秋月,於人太有情。
銀盤隨水涌,素練截江橫。
岸闊且猶近,船虛夜自明。
寒光連上下,萬里一心清。
963
《贈葉生》 宋·李處權
帶如當風衣出水,曹吳丹青古莫比。
一時更有劉與楊,妙手斫泥端及此。
葉生心匠何瑰奇,異代同聲人所推。
頗甘蔬飯絕肉想,神物自應來護持。
967
《寄題朱推官行齋》 宋·丘葵
萬紫千紅轉眼非,高齋惟與竹相宜。
自從出地有清節,直至參天無曲枝。
六月高標寒凜凜,三冬秀色綠猗猗。
此君妙處無心得,道在虛中人不知。
968
《深居》 宋·釋文珦
深居謝交游,積葉任埋徑。
澹然忘所營,為是疏懶性。
已達身本虛,寧憂室垂罄。
時於泉石間,信意成短詠。
969
《游仙》 宋·釋文珦
結交真仙徒,翛然凌太清。
體與虛無合,心同日月明。
遂遙龍鳳駕,縹緲云霓旌。
豈知區中人,狗茍復蠅營。
970
《寄山中友人》 宋·釋文珦
清修二師持遠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蓮花不著水,身似孤云行太虛。
記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見擬相尋,秋風落葉迷行跡。
971
《月夜聽琴歌》 宋·釋文珦
石床定起夜方中,為豁幽興開房櫳。
吳天潔凈無云蹤,萬時三色磨青銅。
明月皎皎行虛空,穿松透竹光玲瓏。
猛虎忽嘯茅屋東,林樹葉葉皆生風。
972
《山夜》 宋·釋文珦
山氣夜沉沉,泉流石澗陰。
虛廊群動息,寒殿一燈深。
潔白孤蟾影,清澄野客心。
興來歌古調,風動古松林。
973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974
《偈頌十四首》 宋·釋印肅
大家同受用此且富貴,不妨普庵一穴真風水。
乾坤巽,本無位。
二十四向絕遮欄,非舌頭人云心地。
也無賤,也無貴,
979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黃瘦厭厭,風規冷嚴。
萬機閒暇,一味清恬。
心宗提簡默,手段掃廉纖。
歲寒不變兮虛懷若竹,道妙難傳兮有口如鉗。
980
《鑒維那求月堂頌》 宋·釋正覺
桂轂誰將玉斧修,風簾收卷許相留。
虛明窗戶不知夜,清白身心長濯秋。
鶴夢巢寒松掛壁,魚驚波動水浮鉤。
胡床瘦坐搖香篆,凈照壺中一默游。
* 關于清虛心的詩詞 描寫清虛心的詩詞 帶有清虛心的詩詞 包含清虛心的古詩詞(9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