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虛心的詩詞(999首)
201
《夏日官舍》 宋·文同
省事公多暇,虛心景更長。
舍書無可樂,就枕不能忘。
短葛沾肌薄,寒泉沃肺涼。
何當逢清節,相與話義皇。
202
《和吳省副北軒湖山之什》 宋·蔡襄
誰於素壁寫江流,云樹疏疏映荻洲。
盡日清虛全卻暑,一川搖落似輕秋。
暫逢明畫心猶在,終向扁舟老去休。
只有游鯈能自適,莫懷香餌重遲留。
205
《和王定國寄劉貢父》 宋·蘇轍
度嶺當年惜遠行,過淮今日似前生。
留連秋思江侵海,搖蕩春心花滿城。
欲寄尺書慵把筆,偶聞佳句獨含情。
何時復看清虛會,醉聽蓁箏促柱聲。
207
《棄竹夫人》 宋·劉子翚
愛憎情易遷,感物思郁紆。
念昔未棄捐,嘗侍君子居。
煩襟一披豁,雅抱何清虛。
蹉跎怨時暮,涼德竟見疏。
210
《游空山》 宋·王灼
閱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馬緣山腹。
古柏屹如蒼龍起,絕磴盤作長蛇曲。
氣力已憊意未歇,市聲不到境尤肅。
款門徑謁紫金像。
211
《和虛中見贈二首》 宋·曹勛
珊瑚明月墮微茫,春入燈花暖夜缸。
但閱玙璠來棐幾,頗慚心跡倦蕓窗。
云間舊是賢者隱,江夏久無清譽雙。
拭目須君上霄漢,且將韻語伴澄江。
213
《寄劉與權與幾》 宋·吳芾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
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華定交契,十年太學論詩書。
斷金金義薄云漢,潤視往往輕俗徒。
216
《哭鮑清卿》 宋·徐照
立性全夷淡,移有避俗氛。
酒醺驢到載,吟苦鶴曾聞。
連任虛分竹,長年只愛云。
傷心見兒輩,猶讀舊時文。
217
《小園雙竹呈瑞二首》 宋·岳珂
錦繃玉立紀雙清,瑞牒千年重得名。
龍竹高標儼元致,熊湘素節凜皇英。
質同隴麥兩歧秀,奇并庭柯連理榮。
卻羨次峻尤特立,虛心直道不孤生。
218
《和立齋番君吟》 宋·王柏
日月星辰天之精,山川草木地之文。
本乎天者既圓象,下者何不皆方形。
此疑千古不能決,讀盡六經無異說。
依稀子夏微有言,譬諸草木區以別。
220
《桃源行》 宋·姚勉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云杳叆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 關于清虛心的詩詞 描寫清虛心的詩詞 帶有清虛心的詩詞 包含清虛心的古詩詞(9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