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胄的詩詞(77首)

    61 《送李才儒》 宋·李新

    理官食木遙遙胄,一姓而今萬頃麻。
    渾道婁公能耐事,惟余老子未通家。
    行經閶闔云生足,歸到方壺雪弄花。
    休丐一麾江海去,且扶堯日度清華。

    62 《西軒雜言》 宋·李新

    風琴牛笛難度曲,早韭晚菘誰當肉。
    筆端畫餅不得飽,汗少熬雞渾未熟。
    三年楮葉太勞力,八尺鼓圍竟空腹。
    遙遙華胄猶龍孫,皎皎白駒摯空谷。

    63 《次韻王才元陪季申樞密諸公游東山之作》 宋·李彌遜

    游云本無心,時為晴山留。
    我曹等云閑,變作尋山游。
    駕言出城闕,古寺聊相投。
    摩挲鑄金像,不知幾春秋。

    64 《和錢處和扇車》 宋·曹勛

    君家世德胄,富貴出謙受。
    泠然御寇車,為君駐戶牖。
    初訝鼓清薰,與客破宿酒。
    又疑建溪風,碾聲出兩肘。

    65 《游將軍巖》 宋·胡寅

    初識后亭山,一賞北巖秀。
    更聞將軍隱,飛策飛云岫。
    何為英烈姿,石壁寄門竇。
    和非馬力竭,依險聊自救。

    66 《送劉大諫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趙左司》 宋·仲并

    胄甲漢中壘,聲高昔諫垣。
    幾年清議在,萬事此心存。
    臨遣再三意,褒嘉數十言。
    疾驅公未可,半路趣回轅。

    67 《紹興戒珠寺讀右軍祠碑》 宋·王邁

    先祠石刻摩挲久,華胄遙遙企慕勞。
    字古似觀秦急就,詞幽如讀楚離騷。
    不夸絕藝臨池學,只羨清風誓墓高。
    更有山居須問訊,擬攜方士煉金膏。

    68 《謁九江趙守》 宋·陽枋

    浮舟湓浦春,民謠舉欣欣。
    問民寧底樂,州有賢使君。
    帝胄擢清班,江國煩殷勤。
    儀型金玉相,肝腸錦繡紋。

    69 《仲宣樓落成和吳深源制參韻》 宋·李曾伯

    東都一星下東壁,粲以文鳴斗南一。
    玄德髀肉瞞白頭,俯仰宇宙俱漚浮。
    主人景升帝王胄,風土更羨遠中州。
    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敗。

    70 《趙南康可齋築屋武康孟保園池喬木極有思致東》 宋·董嗣杲

    東游英溪英,妙寄寒苦詩。
    里社今有井,誰構亭覆之。
    想彼異代賢,孤標奪葳蕤。
    可齋出帝胄,結廬探幽奇。

    71 《文獻太子挽歌辭五首》 唐·徐鉉

    彩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愁煙鎖平甸,朔吹繞寒枝。
    楚客來何補,緱山去莫追。
    回瞻飛蓋處,掩袂不勝悲。

    72 《同年兄袁思正江行相遇既別寓詩寄懷》 宋·孔武仲

    楚水綠涵天,群山靄而秀。
    君行當何之,我謁慚已后。
    輕舟翻然來,喜氣瀉襟袖。
    問知道途遠,驚我形容瘦。

    73 《贊華長老真》 宋·釋紹曇

    華胄兮天隨故家,清名兮應庵再來。
    窮教兮佛隴精華,逃禪兮蘇州思獃。
    愛梅兮冰雪襟懷,結茅兮泉石亭臺。
    搜吟兮西湖巧裁,好客兮東合大開。

    74 《致政少卿邵公挽辭三首》 宋·蘇頌

    江左推華胄,朝端挹老成。
    官登九寺貴,跡寄五湖清。
    治行當年立,家聲繼世榮。
    書林有賢杰,名德豈慚卿。

    75 《留臺賓客李公挽辭二首》 宋·蘇頌

    奕世儒纓胄,清朝翰墨臣。
    裁成五色詔,出擁兩朱輪。
    柏署分曹佚,銅樓拜命新。
    如何止中壽,志未展經綸。

    76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77 《哭沈行彥宮教》 宋·王洋

    氣迥神清形骨立,藍綬紆腰垂四十。
    年侵運櫛發蒙絲,日晚煮藜羹不粒。
    教司胄子祿方來,日薄西山風已急。
    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猶飲泣。

    * 關于清胄的詩詞 描寫清胄的詩詞 帶有清胄的詩詞 包含清胄的古詩詞(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