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耳的詩詞(1279首)

    81 《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 宋·樓鑰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
    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
    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

    82 《清泉潔塵襟詩》 宋·樓鑰

    騷客事幽尋,清泉一派深。
    居然浮爽氣,聊用潔塵襟。
    徹底明蒼石,澄波漾碧岑。
    應添山澤趣,盡滌市朝市。
    洗耳何妨聽。
    吟詩更喜臨。
    至哉天下樂,穩坐讀書林。

    83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野水平橋細浪生,柴門草長斷人行。
    園林霽后春如在,燕雀鳴時夏正清。

    84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即日南風清且微,北窗心靜見天機。
    林鶯母子聲相應,野蝶雌雄性共飛。

    85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下簾讀易有深功,一炷清香過日中。
    赤帝元來協青帝,南風初至似東風。

    86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槐葉風清鶯哺子,麥苗露濕雉尋媒。
    道人不出方壺境,坐見天時去又來。

    87 《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宋·汪莘

    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懶鋤。
    苦雨晴時春已盡,可憐新月掛清虛。

    88 《嘲清德堂前紫薇花仍代答》 宋·程公許

    文章不辨演絲綸,失腳塵勞勿更論。
    茵壤飛花適然耳,一觴聊復伴黃昏。

    89 《李玄胃清慎帖贊》 宋·岳珂

    洗箕山之耳,緘周廟之口。
    雷孤竹之腹,策六馬之手。
    清乎慎乎,有余緼乎。
    二者之間,吾其隱乎。

    90 《和清汀蔣省干酒色財氣韻》 宋·李曾伯

    爛醉非生涯,小人若甘醴。
    斧斤戕天和,狂藥害正禮。
    可惜竹溪逸,吵飲潁之水。
    名教有余樂,公未知趣耳。

    91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清竟亭》 宋·方岳

    凈洗從前兩耳埃,溪聲并逐雨聲來。
    此奇賴有詩能領,一笑鍾期安在哉。

    92 《題王氏琴清堂》 宋·馬廷鸞

    孤桐缺月風露秋,夜蟲催織寒颼颼。
    拂床文字翻葉葉,古心埋沒從何求。
    客來洗予箏笛耳,清圜瑯然散百憂。
    南窗無弦鼓愈淡,焦尾有桐棄不收。

    93 《和何元清韻九絕》 宋·王炎

    一洗平生箏笛耳,極知綠綺有遺音。
    君臣慶會休三弄,泉石膏肓不可針。

    94 《題清江常宰道院》 宋·王炎

    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臨民用笞箠。
    孰知官府本無事,獨恨庸人擾之耳。
    臨邛有客腰銅章,三年為吏先慈祥。
    老農共說長官好,桑柘陰中民小康。

    95 《踏云行·耳聽金經》 元·馬鈺

    耳聽金經,口餐玉餅。
    手持象管書心印。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居塵不雜真常應。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96 《清明病中遣酒問訊史授夫》 宋·章甫

    一榻蕭然唯坐臥,風雨欺人打窗破。
    數片飛花何處來,寒食清明病中過。
    疏狂閒憶少年時,問柳尋花夜不歸。
    春衣一任酒狼籍,玉山自有人扶持。

    97 《陳庭翠水竹清處》 宋·艾性夫

    晴波漾文綺,風篁弄家聲。
    居然三市中,著此一段清。
    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
    洗耳日以靜,抱節日以貞。
    從君得三絕,與我增雙明。

    98 《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愛置酒》 宋·晁公溯

    玉斧琢月玻瓈聲,月中桂樹秋風驚。
    終年待此一輪滿,不憂蛙食憂鼉鳴。
    白鼉十日鳴空山,雨師乘云呼不還。
    黃塵曉漲三尺潦,明河夜飛千丈瀾。

    99 《清水巖禱晴》 宋·陳宓

    檐聲喧耳歷三旬,云氣低低過一春。
    今日舉頭逢皎日,也知天道總由人。

    100 《赤壁賦中四句·耳得之而為聲》 宋·陳普

    司聽坎體本來清,舉世都將貯笛箏。
    飽聽翛翛北窗吹,人間能有幾長庚。

    * 關于清耳的詩詞 描寫清耳的詩詞 帶有清耳的詩詞 包含清耳的古詩詞(12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