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瘴的詩詞(226首)

    41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竇七校書》 唐·白居易

    南去經三楚,東來過五湖。
    山頭看候館,水面問征途。
    地遠窮江界,天低極海隅。
    飄零同落葉,浩蕩似乘桴。

    42 《寄蘄州簟與元九,因題六韻(時元九鰥居)》 唐·白居易

    笛竹出蘄春,霜刀劈翠筠。
    織成雙鎖簟,寄與獨眠人。
    卷作筒中信,舒為席上珍。
    滑如鋪薤葉,冷似臥龍鱗。
    清潤宜乘露,鮮華不受塵。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關身。

    43 《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于灃上十四年…為他年會話張本也》 唐·白居易

    灃水店頭春盡日,送君上馬謫通川。
    夷陵峽口明月夜,此處逢君是偶然。
    一別五年方見面,相攜三宿未回船。

    44 《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于灃上十四年…為他年會話張本也》 唐·白居易

    灃水店頭春盡日,送君上馬謫通川。
    夷陵峽口明月夜,此處逢君是偶然。
    一別五年方見面,相攜三宿未回船。

    女子追憶愛情

    45 《送嚴大夫赴桂州》 唐·白居易

    地壓坤方重,官兼憲府雄。
    桂林無瘴氣,柏署有清風。
    山水衙門外,旌旗艛艓中。
    大夫應絕席,詩酒與誰同。

    46 《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 唐·白居易

    洛景城西塵土紅,伴僧閑坐竹泉東。
    綠蘿潭上不見日,白石灘邊長有風。
    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愿與人同。
    每因毒暑悲親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47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48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唐·李紳

    天將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氣凝為戎虜驕,炎蒸結作蟲虺毒。
    周王止化惟荊蠻,漢武鑿遠通孱顏。

    節日宴會喜悅

    49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50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唐·李紳

    天將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氣凝為戎虜驕,炎蒸結作蟲虺毒。
    周王止化惟荊蠻,漢武鑿遠通孱顏。

    51 《送劉禹錫侍御出刺連州》 唐·殷堯藩

    遐荒迢遞五羊城,歸興濃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險,土甘殊覺瘴煙輕。
    梅花清入羅浮夢,荔子紅分廣海程。
    此去定知償隱趣,石田春雨讀書耕。

    52 《燕臺四首·夏》 唐·李商隱

    前閣雨簾愁不卷,后堂芳樹陰陰見。
    石城景物類黃泉,夜半行郎空柘彈。
    綾扇喚風閶闔天,輕帷翠幕波淵旋。

    寫花春天

    53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 唐·李商隱

    大鎮初更帥,嘉賓素見邀。
    使車無遠近,歸路更煙霄。
    穩放驊騮步,高安翡翠巢。
    御風知有在,去國肯無聊。

    54 《送魏珪覲省》 唐·李群玉

    木落楚色深,風高浪花白。
    送君飛一葉,鳥逝入空碧。
    猗歟白華秀,傷心倚門夕。
    不知云漲遙,萬里看咫尺。

    宋詞三百首豪放秋天寫景懷人

    55 《續幽憤》 唐·曹鄴

    繁霜作陰起,朱火乘夕發。
    清晝冷無光,蘭膏坐銷歇。
    惟公執天憲,身是臺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為君雪。

    56 《送徐侍御充南詔判官》 唐·許棠

    西去安夷落,乘軺從節行。
    彤庭傳圣旨,異域化戎情。
    瘴路窮巴徼,蠻川過嶠城。
    地偏風自雜,天漏月稀明。

    57 《寄瓊州楊舍人》 唐·皮日休

    德星芒彩瘴天涯,酒樹堪消謫宦嗟。
    行遇竹王因設奠,居逢木客又遷家。
    清齋凈溲桄榔面,遠信閑封豆蔻花。
    清切會須歸有日,莫貪句漏足丹砂。

    中秋節月亮思鄉

    58 《哭進士李洞二首》 唐·鄭谷

    所惜絕吟聲,不悲君不榮。
    李端終薄宦,賈島得高名。
    旅葬新墳小,遺孤遠俗輕。
    猶疑隨計晚,昨夜草蟲鳴。

    音樂想象

    59 《喜涼》 唐·韓偓

    爐炭燒人百疾生,鳳狂龍躁減心情。
    四山毒瘴乾坤濁,一簟涼風世界清。
    楚調忽驚凄玉柱,漢宮應已濕金莖。

    60 《喜涼》 唐·韓偓

    爐炭燒人百疾生,鳳狂龍躁減心情。
    四山毒瘴乾坤濁,一簟涼風世界清。
    楚調忽驚凄玉柱,漢宮應已濕金莖。

    * 關于清瘴的詩詞 描寫清瘴的詩詞 帶有清瘴的詩詞 包含清瘴的古詩詞(2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