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瘦的詩詞(1074首)

    161 《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 宋·鄭剛中

    柳眼淺窺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籬邊。
    殘年未便無冰雪,春意云何已斷然。

    162 《封州極少酴醿近得數蕊瘦小如紙花而清芬異常》 宋·鄭剛中

    小盤和雨送酴醿,瘦怯東風玉蕊稀。
    豈是書窗少培植,大都香足不須肥。

    163 《清明前風雨兼旬城外桃李無在者書室中有酴醿》 宋·鄭剛中

    素質吐孤芳,柔條敷瘦綠。
    誰將刻楮手,作此數蕤玉。
    園林煙雨多,百卉飛蔌蔌。
    小室偶深靜,花意猶清淑。
    置之硯席間,鼻觀常芬馥。

    164 《安清桐夜坐有懷》 宋·馮時行

    屋角錦樹風飛揚,陰岑夜色凝清霜。
    結庵云竇謝塵俗,危然搔首憂偏長。
    背燈顧影空寂閴,亦復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慮已大瘦,顧我耿耿無他腸。

    165 《瘦梅》 宋·趙蕃

    清虛日集人當瘦,糞壤不資梅合癯。
    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

    166 《題梅莊郭成甫瘦吟帙》 宋·姚勉

    梅似臞仙瘦為詩,清寒直欲不勝衣。
    吟成雪里調羹句,此句卻令天下肥。

    167 《和何元清韻九絕》 宋·王炎

    老來視聽稍精明,休問如何太瘦生。
    還信閒中安樂否,龜巢蓮葉喜身輕。

    168 《齊天樂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元·邵亨貞

    離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橋回首。
    立馬東風,送人南浦,認得當年楊柳。
    梨花過后。
    悄不見鄰墻,弄梅纖手。

    169 《齊天樂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元·邵亨貞

    離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橋回首。
    立馬東風,送人南浦,認得當年楊柳。
    梨花過后。
    悄不見鄰墻,弄梅纖手。

    170 《題陸寬瘦竹卷》 明·李東陽

    江南陸郎瘦于竹,種竹城東玉河曲。
    未論千尺勢能長,剛道兩竿軒也足。
    恥隨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獨。
    茅茨可奈霜雪冷,韋布不受風塵辱。

    171 《清明資福僧遣詩賦此以答之》 宋·陳文蔚

    清明恰值雨晴時,勝喜鄰僧福有詩。
    十里懶尋沽酒旆,一編深下讀書帷。
    放懷是處青春好,無事於中白日遲。
    況是精藍去家近,興來何惜瘦藤支。

    172 《題四清枕屏》 宋·葛紹體

    橫梅枝上蘭為伴,瘦石拳邊竹更長。
    月上小窗人欲靜,睡來清入夢魂香。

    173 《送文瘦牛》 宋·釋智愚

    一味清寒骨拄皮,且無心力去扶犁。
    江湖盡盡有閑地,況是春風草長時。

    174 《送清禪者》 宋·釋重顯

    瘦藤春云深,天涯去無侶。
    時笑野泉聲,似共流鶯語。
    落落風規今古情,相逢會有知音舉。

    175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唐·李商隱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
    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
    獨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176 《晚秋贈張折沖此公事制舉》 唐·薛業

    都尉今無事,時清但閉關。
    夜霜戎馬瘦,秋草射堂閑。
    位以穿楊得,名因折桂還。
    馮唐真不遇,嘆息鬢毛斑。

    177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唐·杜甫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
    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178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唐·杜甫

    丹雀銜書來,暮棲何鄉樹。
    驊騮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無趣。
    借問泛舟人,胡為入云霧。

    179 《秦州雜詩二十首》 唐·杜甫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180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唐·杜甫

    故人何寂寞,今我獨凄涼。
    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
    物情尤可見,辭客未能忘。
    海內知名士,云端各異方。

    * 關于清瘦的詩詞 描寫清瘦的詩詞 帶有清瘦的詩詞 包含清瘦的古詩詞(10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