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澄的詩詞(1115首)

    481 《賀新郎(壽中書舍人)》 宋·鄭元秀

    突屼金仙屋。
    素秋沈、長空霽雨,萬山如浴。
    驚破元戎呼小隊,來看飛泉噴玉。
    正晚谷,清鏡圓熟。

    482 《勝勝慢》 宋·鄭元秀

    榮喉嬌脆,燕體輕盈,爭翻妙舞新聲。
    元是君侯生日,爽氣澄清。
    天應人為獻壽,春著意、花也留情。
    恣豪飲,似流觴曲水,前度蘭亭。

    483 《沁園春(壽陳中書)》 宋·姚勉

    湖海元龍,逸氣飄然,可百尺樓。
    受文光萬丈,星辰絢彩,爽襟一掬,風露澄秋。
    銜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內而今第一流。
    翻書子,紫薇花浸月,夜攬詞頭。

    484 《賀新郎·西湖》 宋·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
    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回首洛陽花世界,煙渺黍離之地。
    更不復、新亭墮淚。

    宋詞三百首詠史懷古

    485 《華胥引(中秋紫霞席上)》 宋·奚岊

    澄空無際,一幅輕綃,素秋弄色。
    翦翦天風,飛飛萬里,吹凈遙碧。
    想玉杵芒寒,聽佩環無跡。
    圓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抒情離別

    486 《水調歌頭(壽何帥)》 宋·鐘辰翁

    某伏以天佑皇朝,龍虎葉千齡之運;時生人杰,麒麟開六月之祥。
    垂弧在辰,屬部胥慶。
    共惟某官德鐘清粹,氣備中和。
    暫借鴻名,特欲重無戎之寄;佇來鳳詔,促歸充左轄之虛。

    江南夏天湖山

    487 《劍歌》 清·秋瑾

    炎帝世系傷中絕,芒芒國恨何時雪?
    世無平權只強權,話到興亡眥欲裂。
    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婉約桃花思鄉

    488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蘇軾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游歷寫景抒情

    489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宋·朱熹

    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

    詠物寫景抒懷壯志難酬隱居生活

    490 《蝶戀花·湘水經東安縣東》 明·王夫之

    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
    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
    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寫景抒情

    491 《九日置酒》 宋·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華,高臺復帳駐鳴笳。
    遨歡任落風前帽,促飲爭吹酒上花。
    溪態澄明初雨畢,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頭太守真愚甚,滿插茱萸望辟邪。

    重陽節登高飲酒抒懷

    492 《己酉歲九月九日》 魏晉·陶淵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風露交。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

    重陽節秋天寫景感慨

    493 《送沈記室夜別》 南北朝·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秋風兩鄉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聞。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送別感傷思念

    494 《詠史八首·其一》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讀書壯志憤懣

    495 《過小孤山大孤山》 宋·陸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拋江過其下,嵌巖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

    游記寫景抒情

    496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97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98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499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現代·毛澤東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500 《南鄉子·落日照樓船》 宋·朱熹

    落日照樓船。
    穩過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風月從今別一川。
    離緒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氈。
    明日回頭江樹遠,懷賢。
    目斷晴空雁字連。

    * 關于清澄的詩詞 描寫清澄的詩詞 帶有清澄的詩詞 包含清澄的古詩詞(11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