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漏的詩詞(938首)

    701 《下直呈同行三公》 宋·歐陽修

    午漏聲初轉,歸鞍路偶同。
    天清黃道日,街闊綠槐風。
    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
    戢戈清四海,論道屬三公。

    702 《月夕》 宋·歐陽修

    月氣初升海,屏光半隱扉。
    寒消覺春盡,漏永送籌稀。
    蘭燭風驚燼,煙簾霧濕衣。
    清羸急寬帶,頻減故時圍。

    703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九夫人合五首》 宋·歐陽修

    涼生玉宇來風細,日永金徒報漏稀。
    皎潔冰壺清水殿,三千爭捧赭黃衣。

    704 《浪濤沙/浪淘沙》 宋·周邦彥

    晝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
    南陌脂車待發。
    東門帳飲乍闋。
    正拂面垂楊堪纜結。

    705 《南樓歌送武昌慎太守還朝》 宋·賀鑄

    君不見鄂渚山環少城半,高牙之沖仰飛觀。
    裴回華月天一隅,縹緲青山江兩岸。
    題榜南樓非昔時,今人可復識元規。
    唯余在得昔時月,與此江山長住持。

    706 《鷓鴣天·小字繚綾寫欲成》 元·元好問

    小字繚綾寫欲成。
    印來眉黛綠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彈棋盡未平。
    愁易積,夢頻驚。
    閑衾*臥覺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穩,夜夜烏啼徹五

    707 《一井金》 元·元好問

    綠陰清書。
    雨茸梅子黃時候。
    華堂金獸。
    香潤爐煙透。

    708 《南歌子·風動槐龍舞》 宋·無名氏

    風動槐龍舞,花深禁漏傳。
    一竿紅日照花磚。
    走馬晨暉門里、快行宣。
    百五開新火,清明尚禁煙。
    魚符不請便朝天。
    醉里歸來疑是、夢游仙。

    709 《浪淘沙·村左小溪傍》 宋·無名氏

    村左小溪傍。
    粉黛宜芳。
    寒添瀟灑冷添霜。
    清瘦幾枝堪入畫,竹映苔墻。
    疏影浸橫塘。
    月暗浮香。
    當時曾伴壽陽妝。
    不似東君先倚欄,泄漏春光。

    710 《浪淘沙·春色入橫塘》 宋·無名氏

    春色入橫塘。
    變盡凄涼。
    青梢弄粉雪溪傍。
    疑是化工偏著意,欲試新妝。
    玉蓓鎖春藏。
    占斷寒芳。
    他時鼎鼐不須忙。
    泄漏清香方有思,別是春光。

    711 《洞仙歌·摧殘萬物》 宋·無名氏

    摧殘萬物,不忍臨軒檻。
    待得春來是早晚。
    向紛紛、雪里開,一枝見。
    清香滿。

    712 《千秋歲·臘殘春近》 宋·無名氏

    臘殘春近。
    江上梅開粉。
    一枝漏泄東君信。
    壽陽妝面靚,姑射冰姿瑩。

    713 《六州》 宋·無名氏

    寰宇定,四海奉文思。
    書軌混,梯航湊,共戴昌期。
    稽古典、方詠京坻。
    耕籍豐民稼,敦本農時。

    714 《六州》 宋·無名氏

    垂炎運,真主嗣瑤圖。
    海波晏,卿云爛,日月麗皇都。
    年屢稔、萬寶山儲。
    廣莫風生律,一氣潛噓。

    715 《搗練子·心耿耿》 宋·無名氏

    心耿耿,淚雙雙。
    皓月清風冷透窗。
    人去秋來宮漏永,夜深無語對銀缸。

    716 《梅花引·園林靜》 宋·無名氏

    園林靜。
    蕭索景。
    寒梅漏泄東君信。
    探春回。

    717 《宮夏》 宋·無名氏

    午漏遲遲漏玉壺,清陰冪冪布庭除。
    直將底事銷長日,大學中庸兩卷書。

    718 《合宮歌》 宋·無名氏

    太平時。
    寶殿垂衣治。
    馭左右賢俊,萬國執玉助祭。
    涼秋九月霜華飛。

    719 《憶人人/鵲橋仙》 宋·無名氏

    前村深雪,難尋幽艷,無奈清香漏綻。
    煙梢霜萼出墻時,似暗妒、壽陽妝面。
    幽香浮動,無緣攀賞,但只心勞魂亂。
    不辭他日醉瓊姿,又只恐、陰成子滿。

    720 《長歌行》 宋·梅堯臣

    世人何惡死,死必勝於生。
    勞勞塵土中,役役歲月更。
    大寒求以{左日右奧},大暑求以清。
    維餒求以饁,維渴求以觥。

    * 關于清漏的詩詞 描寫清漏的詩詞 帶有清漏的詩詞 包含清漏的古詩詞(9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