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涵的詩詞(488首)
221
《題賴若谷存齋》 宋·趙汝回
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
其止涵空明,其潰汩泥滓。
操這恍若遺,舍之渺何倚。
瞬息茍不誠,愚智從此始。
一篇中庸書,千古防意壘。
吾子善守之,勉勉集眾美。
獨不見鄰家翁,驅雞呼犬斜陽中。
222
《題靈巖寺》 宋·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223
《雙檜聯句》 宋·種古
古宇列雙檜,森郁欹檐角。
高干若偃蓋,低枝羅翠幄。
葉硬攢猬毛,子圓如雀殼。
盤根雖輪囷,呈才終卓牽。
224
《雙檜聯句》 宋·種診
古宇列雙檜,森郁欹檐角。
高干若偃蓋,低枝羅翠幄。
葉硬攢猬毛,子圓如雀殼。
盤根雖輪囷,呈才終卓牽。
225
《會稽頌·王右軍祠》 宋·諸葛興
典午西兮金谷輩,渡而東兮藹多士。
嘉內史兮屏浮華,淡物累兮頤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東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蘭亭,觴曲水兮群英。
227
《游天池》 元·顧瑛
縈紆白云路,窈窕青山聯。
秋風吹客衣,逸興良翩翩。
捫蘿度絕壁,躡蹬窮層巔。
崖傾石欲落,樹斷云復連。
228
《聽泉閣》 明·陳鴻
風露臨虛閣,應涵秋氣清。
一山在水次,終日有泉聲。
響迸僧鐘落,寒兼客枕生。
中宵滿欄月,都作玉琴鳴。
231
《白雁》 明·顧文煜
萬里西風吹羽儀,獨傳霜翰向南飛。
蘆花映月迷清影,江水涵秋點素輝。
錦瑟夜調冰作柱,玉關曉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離群久,皓首江湖猶未歸。
232
《河渾渾(并序)》 明·黃哲
河渾渾,發昆侖。
度沙磧,經中原,噴薄砥柱排龍門,環嵩絕華熊虎奔。
君不聞漢家博望初尋源,揚旌遠涉西塞垣。
窮探幽討事奇絕,云是天津銀潢之所接。
233
《盧溝曉日》 明·林環
疏星寥落曉寒凄,月色沙光入望迷。
野戍連云寒見雁,人家隔水遠聞雞。
波間素彩涵秋凈,天際清光映樹低。
馬上曾驚殘夢斷,鐘聲遙度禁城西。
234
《歸雁》 明·沈恒
冥鴻不覺又逢春,遠別湘南北向秦。
云接斷行天漠漠,江涵歸影水粼粼。
關山叫落三更月,旅館愁驚萬里人。
莫怪東風催去翮,清秋蘆渚又來賓。
235
《泊徐州再宿對月作》 明·湯珍
風煙漠漠路漫漫,迢遞偏嗟作客難。
茂苑音書千里隔,彭城月色兩宵看。
星涵河影垂平野,水觸洪聲瀉急灘。
更倚五云瞻北斗,清輝玉宇不勝寒。
236
《抱一廬繹志》 明·王問
上古一真人,容若春華敷。
憂樂通四時,動止常于于。
登高靡為栗,入水不能濡。
問之胡能爾,涵神同太虛。
238
《游廬山棲賢寺》 明·危素
弱冠好山水,朅來廬阜陽。
憩澗微雨至,入林春風香。
載經三峽橋,地籟聞鏗鏘。
解帶緣石磴,愛此泉流長。
240
《江南曲》 明·鄭枋
妾在錢塘小江曲,門前歲歲春波綠。
綠波涵影曉汪汪,素練平鋪光一幅。
垂楊十里鎖輕陰,芙蓉半渚瀁清馥。
翠云貼水風颼颼,白蘋紅蓼催早秋。
* 關于清涵的詩詞 描寫清涵的詩詞 帶有清涵的詩詞 包含清涵的古詩詞(4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