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漣的詩詞(235首)

    41 《句》 宋·李師中

    對面好峰橫翠幕,繞城垂柳拂清漣

    42 《過董孝君祠》 宋·杜醇

    湖環闞麓任清漣,古廟塵埋自漢傳。
    劍吐寒芒憤已雪,碑刊軼事墨猶鮮。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啟后賢。
    爵祿可辭甘海曲,富春耕釣與駢肩。

    43 《貞義女祠》 宋·蔣時中

    幼年曾讀貞女碑,坐想瀨水清漣漪。
    試來江東吊李白,瓣香敬謁貞女祠。
    平生不數子胥子,鞭平進諸何至此。
    有金投瀨竟何為,當時豈為將軍死。

    44 《寄題望湖樓》 宋·蔣堂

    城上危樓勢孤峙,樓頭盡見湖中水。
    水色澄明游者多,古來雅以鑒為比。
    家家畫舫日斜歸,處處菱歌煙際起。
    清漣蒙潤一都會,碧底涵空三百里。

    45 《南山十詠·鳴弦峰》 宋·劉仲堪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煙。
    直上數百仞,倒影浮清漣
    民傳舜南狩,向此鳴朱弦。
    至今萬籟寂,雅韻猶泠然。

    46 《題資福院平綠軒》 宋·王益祥

    太室無馀地,生涯小有天。
    推窗成曠闊,俯檻繞清漣
    載酒日邊客,聞歌柳外船。
    隔墻人易與,勝著買山錢。

    47 《中秋同諸子九曲泛月》 宋·虞億

    名山閱萬古,明月來幾時。
    顧游屬中秋,萬里云霧披。
    心間境亦靜,月滿山不移。
    況茲九曲溪,正漾清漣漪。

    48 《如歸亭》 宋·章岷

    邑境人歌令尹賢,構亭裁址俯清漣
    風高送目帆侵日,秋霽憑闌水接天。
    越茗似云邀客試,吳蒪如線佐庖鮮。
    政馀授館多投轄,費盡公田種秫錢。

    49 《留題龍隱巖》 宋·章峴

    碧崖石室俯清漣,蟠蟄靈虬不記年。
    委蛻去為天下雨,抱珠歸作洞中眠。
    照開霧腳澄溪月,滴破云根暗穴泉。
    負郭勝游雖信美,桑間留愛我無緣。

    50 《鴛鴦曲》 明·陸師道

    雙鴛并雙翼,雙宿復雙飛。
    清漣動雙浴,明月照雙歸。
    雙浦沈雙影,雙花拂雙頸。
    眠沙雙夢同,渡渚雙心警。

    51 《天童山溪上》 宋·王安石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唯有幽花渡水香。

    52 《護龍河》 宋·范成大

    新郭門前見客舟,清漣淺淺抱城樓。
    六龍行在東南國,河若能神合斷流。

    53 《初三日出東郊碑樓院》 宋·范成大

    遠柳新晴暝紫煙,小江吹凍舞清漣
    紅塵一哄人歸後,跕跕饑鳶蹙紙錢。

    54 《銷夏灣》 宋·范成大

    蓼磯楓渚故離宮,一曲清漣九里宮。
    縱有暑光無著處,青山環水水浮空。

    55 《和子瞻雙石》 宋·秦觀

    天鑱海濱石,郁若龜毛綠。
    信為小仇池,氣象宛然足。
    連巖下空洞,鼎張彭亨腹。
    雙峰照清漣,春眉鏡中蹙。

    56 《壽州十詠·清漣亭》 宋·宋祁

    煙篠環曲堤,飛軒俯幽渚。
    水容靜可鑒,倒見城頭樹。
    青蒲矗爾秀,白鳥瞥然去。
    勝晤與時新,遂歌奚能敘。

    57 《留題齊州舜泉》 宋·歐陽修

    岸有時而為谷,海有時而為田,虞舜已歿三千年。
    耕田浚井雖鄙事,至今遺跡存依然。

    58 《三橋詩·右宜遠》 宋·歐陽修

    朱欄明綠水,古柳照斜陽。
    何處偏宜望,清漣對女郎。

    59 《偶得雙頭蓮花戲作》 宋·晁說之

    君子不見昭儀飛燕姊妹在漢宮,同妍共麗媚赤鳳,赤鳳一日與俱逝長空。
    又不見大舅小舅兄弟專晉亦何有,兄招千里兵,弟殞一杯酒。

    60 《八絕詩白龍泉》 宋·王禹偁

    崖石何鑿鑿,渤潏涌山腳。
    含虛光可鑒,倒影壁如削。
    彌漫到前溪,支脈通遠壑。
    白龍乃神物,胡此戀一勺。

    * 關于清漣的詩詞 描寫清漣的詩詞 帶有清漣的詩詞 包含清漣的古詩詞(2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