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濁的詩詞(757首)
142
《題葉英州清白亭》 宋·曾豐
一元之氣天得清,推為覆幬萬物生。
四時之氣秋得白,推為揪斂萬物成。
清白為德蓋如此,我公可獨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與萬物為終始。
143
《四月》 先秦·佚名
四月維夏,六月徂署。
先祖匪人,胡寧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亂離瘼矣,爰其適歸?冬日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詩經遷謫
145
《琴曲歌辭·升仙操》 唐·李群玉
嬴女去秦宮,瓊簫生碧空。
鳳臺閉煙霧,鸞吹飄天風。
復聞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叢簧發仙弄,輕舉紫霞中。
濁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窮。
一去霄漢上,世人那得逢。
147
《潛別離》 唐·白居易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愛情
148
《北山》 唐·王績
舊知山里絕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時返,仲叔長游遂不來。
幽蘭獨夜清琴曲,桂樹凌云濁酒杯。
槁項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149
《送鄭州周司空》 唐·楊炯
漢國臨清渭,京城枕濁河。
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望極關山遠,秋深煙霧多。
唯馀三五夕,明月暫經過。
150
《送鄭州周司空》 唐·楊炯
漢國臨清渭,京城枕濁河。
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望極關山遠,秋深煙霧多。
唯馀三五夕,明月暫經過。
151
《洞庭湖》 唐·宋之問
地盡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當中涌,莫辨東西隅。
晶耀目何在,瀅熒心欲無。
靈光晏海若,游氣耿天吳。
152
《春日江津游望》 唐·杜審言
旅客搖邊思,春江弄晚晴。
煙銷垂柳弱,霧卷落花輕。
飛棹乘空下,回流向日平。
鳥啼移幾處,蝶舞亂相迎。
忽嘆人皆濁,堤防水至清。
谷王常不讓,深可戒中盈。
155
《苦熱》 唐·王維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156
《澄水如鑒》 唐·崔顥
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
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
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157
《澄水如鑒》 唐·崔顥
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
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
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158
《雜興》 唐·李頎
沉沉牛渚磯,舊說多靈怪。
行人夜秉生犀燭,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車駕馬往復旋,赤紱朱冠何偉然。
159
《采菱詞》 唐·儲光羲
濁水菱葉肥,清水菱葉鮮。
義不游濁水,志士多苦言。
潮沒具區藪,潦深云夢田。
朝隨北風去,暮逐南風旋。
* 關于清濁的詩詞 描寫清濁的詩詞 帶有清濁的詩詞 包含清濁的古詩詞(7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