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窮百不諧,所向輒墻壁。堂堂百代師,往往遭削跡。閭閻侮出胯,逆旅或爭席。雖然炯炯心,未易屈此膝。
積雨泥斷道,扶筇將何之。愁蹲寡情味,竄壁如蠅癡。朝暾惠新晴,仟風起衰萎。振衣欲有詣,扣扉適相期。
襄陽孟浩然,床下謁至尊。一語不合意,放還歸里門。我詩雖不工,騎馬入帝閽。飽暖自茲始,永懷明主恩。
歸墨氣何銳,為儒意何闌。勸沮皆不可,更惟心所安。何必收澄觀,強欲加巾冠。余看飲光衣,以次傳阿難。
社中日相從,此意豈不真。其初定要約,深期往來頻。今年苦多故,孤負四郊春。清和到新秋,其間足良辰。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
衡湘風物佳,微產亦豐美。清腴足秔稻,雋永到梨柿。一飽自有余,此樂渠有涘。況逢使君賢,公余多燕喜。
渥窪天馬倈,虎脊而龍膺。追電籋浮云,滅沒如流星。絡以黃金鞿,閑之白玉京。王良驂帝御,望舒引前旌。
律身端合勵冰清,蒞政尤須稱物平。知是夫君深寓意,雅宜斯閣遂安名。池幽自足龜魚樂,林靜休教蟲鳥鳴。況復官間州似斗,不妨時此濯塵纓。
小雨洗清晝,幽花耀寒廳。云間返微照,風薄成細零。蟬凄如欲收,蟲咽無暫停。渠將趣寒事,我自感頹齡。
舊抄題作茶山集,每恨不多看易窮。全編敢意落吾手,何自得之從長公。
門外秋來草長科,寂然何止雀堪羅。清詩寄和勞相憶,手札俱來仍足多。豆飯芋魁吾自有,芒鞋竹杖幾時過。相逢不用論余事,茲道待君相琢磨。
鸞皇棲高梧,那能雇鴟梟。椒蘭自昭質,不肯化艾蕭。人生同一初,氣有善不善。一為君子歸,寧受流俗變。
圣學不嗣千余年,并與小學遺其傳。其間明道寧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十字九舛不可鐫,楮生墨墨色有冤。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久客住蘭亭,心同晉水清。忘機盟宿鷺,伐木聽雛鶯。物亦知人意,春寧有世情。幽尋空作計,一夜雨連明。
和風釅日又清明,茶事驚呼探火新。整頓安輿扶鶴骨,晴效滿意賞青春。
圣道如太極,品彙自生成。二人各言志,點也心和平。春風發高詠,懷哉沂水濱。千載寧遐思,光景無邊春。
涪江駛清瀏,四山玉連環。中有一掌平,萬井浮晴煙。鶯花隨世界,妙語發天慳。公來抉其秘,作堂娛燕間。
丈人氣湖海,合臥百尺樓。引袖麾八極,無處豁前眸。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憂。窘步爭徑捷,危炊迷劍頭。
西風幾載動邊塵,不見長平奉國珍。汗浹歷時嘶石馬,鋒銷何日鑄金人。消磨日月平生志,慚丑煙霞自在身。天意不關人事倦,新醅小漉葛頭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