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抹出連云樹,窗外施來帶月枝。數點塞鴻相伴好,一聲羌笛不須吹。
一權倚竹偏宜雪,半樹歌檐轉怕風。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掛在夕陽中。
春在枝頭有淺深,疏疏冷冷小溪陰。好風一陣香如洗,明月三更影不沉。
繁華朽腐休相溷,冷淡幽閑大逼真。斷得世間煙火氣,前身恐是首陽人。
精神淡佇霜猶薄,膚貌參差發未溫。試向南枝看春色,夜來纏著兩三分。
萬籟沉沉境寂寥。尋香不見過溪頭。小奚摸索枝頭笑,誰把明珠驀地投。
氣味風標見似人,群芳合讓作先生。盡燒龍腦三千斛,不抵花心一點清。
小橋飄泊淡生涯,曾送清香入酒杯。疏影不隨流水去,夜深和月過溪來。
一夜霜風吃緊吹,曉驚飛鳥蹴花枝。誰知窗外紛紛意,正是山陰雪下時。
花下朦朧作桂看,細評香影一般般。喚醒二十年前夢,依舊身游在廣寒。
前山日落已棲鴉,老樹差牙竹半遮。沙岸寒雪迷晚眺,祗疑金色界中花。
風雨瀟瀟日又曛,因香認得半溪云。平生不作朦朧事,立待明時折贈君。
涌金門外盡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六月國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
絕頂軒窗納晚哺,下方燈火聽鐘魚。天連震澤涵元氣,地涌浮圖切太虛。涼立松風觀石溜,晚尋樵徑扣僧廬。孤亭山麓荒苔積,猶想幽人夜讀書。
澗石縈紆紫竹叢,晴云吹落水晶宮。夜寒身宿群峰頂,花盡春歸萬木中。儻買山田營破屋,時過僧寺駕孤篷。只應渺渺軒前路,杖履長陪鶴發翁。
亂松深古寺,衰謝白云期。生滅慧燈盡,晴陰定磬知。檐虛江色遠,日薄鳥聲遲。杖錫西來意,曹溪亦幾支。
寂寂長林下,僧房鎖碧苔。樹枝猿掛折,花片鳥銜來。池溢流過水,爐存爇后灰。賦詩殊未就,徙倚故遲回。
闌珊春事蚤啼鶯,與客閑行出北城。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煙續續過清明。夕陽古寺歸樵影,流水空山吠犬聲。如繡年光仍在眼,桃花零亂麥田橫。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吾道沈冥久,誰倡齊魯風。閑來居海北,名誤落山東。水接田橫島,云連慧炬峰。相尋不相見,踏遍法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