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塵生的詩詞(1843首)
241
《贈紫華侍經周希清》 宋·白玉蟾
螓首蛾眉天上人,不知何事到紅塵。
神霄蘂笈今誰侍,紫府琪花不敢春。
無夢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虛身,寄言尋取蓬萊路,風送雙鸞上太旻。
242
《即惠山煮茶》 宋·蔡襄
此泉何以珍,適與真茶遇。
在物兩稱絕,於予獨得趣。
鮮香籌下云,甘滑杯中露。
當能變俗骨,豈特湔塵慮。
晝靜清風生,飄蕭入庭樹。
中含古人意,來者庶冥悟。
246
《清風十韻》 宋·楊億
素魄離箕舌,鳴鳶載錦綢。
微涼生玉宇,馀韻泛蘭臯。
竿轉相烏數,廚搖萐莆勞。
渚蘋偏靃靡,苑樹更蕭騷。
248
《絕塵軒》 宋·李呂
生平雅不樂城市,背郭開軒喜再來。
煙淡山屏青未了,晴曛荷蓋翠相挨。
倚風柔弱休栽柳,照水橫斜乘種梅。
乘興只應清坐好,此懷難向俗人開。
249
《奉和御製先天節上清宮道場香合內獲金龍》 宋·夏竦
元真降治佑生民,紫館空歌協吉辰。
芬馥鵲爐蘭注裊,盤縈鈿合翠龍臻。
陰凝珠樹飛鱗密,影拂霓旌瑞角新。
月駟云螭徒駿逸,碧雞金馬謾璘彬。
會驂虬輦昭靈異,終接飚輪奉圣神。
愿復水官修豢御,紀年何足播芳塵。
251
《憩清風峽》 宋·張栻
扶疎古木矗危梯,開始知經幾攝提。
還有石橋容客坐,仰看蘭若與云齊。
風生陰壑方鳴籟,日烈塵寰正望霓。
從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攜。
252
《賀小蘇先生》 宋·李廌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優詔碧云詞。
欲知伯仲文章職,對掌絲綸內外司。
雨露偏濃常棣萼,煙霞常駐鳳凰池。
共扶吾道邪歸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253
《東平縣君挽詞》 宋·李新
玉翰飛過碧江東,露泣三荊向曉風。
貝葉塵生昏舊綠,蘋花煙老墮疏紅。
鳥沉孤影桓山外,蟲返青冥璧水空。
德范豈惟墳上土,傳家清訓是無窮。
256
《寄張達道先生》 宋·曹勛
永懷凝神公,履正群仙夸。
流目厭塵土,軒冕卑泥沙。
羽蓋承倒景,飆輪泛晨霞。
前旌絡霄隊,駐節王母家。
257
《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閣》 宋·曹勛
小樓秋夜明月底,仰不見天惟見水。
岸巾獨立四無人,白月青天伴陽子。
誰知橫玉作秋聲,一聲吹盡九陌塵。
月輪半仄吾未睡,樓角風生涼殺人。
258
《和田伯清見寄》 宋·吳芾
可嘆人生有限身,終朝長是困囂塵。
向來每愧為人役,今日方能保我真。
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歲作閒人。
更煩妙句相褒借,頓覺柴門暖似春。
259
《謝阮儒隱為畫墨梅床屏》 宋·王邁
想當爭衣盤礴下筆時,吸取清氣入肝脾。
先融雪嶺作墨黑池,坐變秋陽成春暉。
使我初見渾不疑,旋覺風骨全是顏容非。
恍如晏支馬上坐明妃,緇塵生汗白玉肌。
260
《挽汪約叟》 宋·王柏
幸有靈光在,天乎作麼亡。
生來最真實,病里亦康強。
和氣留丹鼎,清塵凝筆床。
溪山呈秀處,風露悄凄涼。
* 關于清塵生的詩詞 描寫清塵生的詩詞 帶有清塵生的詩詞 包含清塵生的古詩詞(18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