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減的詩詞(612首)

    481 《次韻文氏外孫驥以其祖父與可學士書卷還謝悰》 宋·蘇轍

    西南自是賢俊府,衰老思歸謾留許。
    舂禾磨麥非平生,子孫便推我作古。
    賢哉與可詩中杰,筆墨余功散繒楮。
    南陽諸謝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482 《謝喬職方惠山菜》 宋·魏野

    山菜尋常見眼明,使君偏賜況新生。
    野人屈指皆知性,老圃從頭不識名。
    五鼎減來為異味,一筆添出稱閑情。
    兒童笑道真嘉饌,詩思因餐覺轉清。

    483 《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贈》 宋·楊億

    鄉國馳名幾十春,鳴臯一旦九天聞。
    翔鸞棲棘曾為吏,金鼎調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獄厭云云。
    詩名已是齊康樂,筆力何曾減右軍。

    484 《洛意》 宋·楊億

    蘅臯駐馬獨依依,寄恨微波帶減圍。
    淚跡不成雙玉箸,身輕誰賦六銖衣。
    穿針靜夜星榆出,擺手清晨雪絮飛。
    目斷風簾舊巢燕,新看先傍杏梁歸。

    485 《次韻和盛博士雪霽之什》 宋·楊億

    六花新霽白皚皚,爽氣颼颼拂面來。
    梁苑酒濃寒力減,謝池風細凍文開。
    天邊幾陣聞歸雁,江外千家見早梅。
    此際何人能訪戴,剡溪清景好銜杯。

    486 《聽鵲寄家人》 宋·曾鞏

    鵲聲喳喳寧有知,家人聽鵲占歸期。
    物情固不等人事,爾意自驚思別離。
    秋花粲粲正可愛,黃菊芙蓉開滿枝。
    春楓千樹變顏色,遠水靜照紅霞衣。

    487 《重訪草堂》 宋·汪元量

    放櫂花豀去,重來訪草堂。
    菰蒲依靜渚,楊柳繞回塘。
    野暫棕高下,山墻竹短長。
    槁梧含古色,瘦菊減清香。

    488 《和王覺民梅花詩》 宋·王之道

    梅花似是東君客,漏洩春風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雙泉,應為孤根借泉脈。
    先生狂得次公醒,詩思藹藹飄晴云。
    為憐老拙有舊分,俾預勝賞沾清芬。

    489 《再用奴字韻寄李廷吉》 宋·王之道

    霜余菊暗荷葉枯,千頭喜見君家奴。
    離離丹實照綠葉,不減五松官大夫。
    邇來萬木凍欲死,東君信到梅花須。
    一枝亞竹斜照水,便覺清香無處無。

    490 《聲聲慢·穿花省路》 宋·張炎

    穿花省路,傍竹尋鄰,如何故隱都荒。
    問取堤邊,因甚減卻垂楊。
    消磨縱然未盡,滿煙波、添了斜陽。
    空嘆息,又翻成無限,杜老凄涼。

    491 《風入松·一春不是不尋春》 宋·張炎

    一春不是不尋春。
    終是不忺人。
    好懷漸向中年減,對歌鐘、渾沒心情。
    短帽怕黏飛絮,輕衫壓撲游塵。

    492 《寄婺州歐卿德孺》 宋·朱翌

    醉翁遺跡遍江湖,何事東游不到吳。
    遂使山川有遺恨,卻看孫子步清涂。
    沈郎帶減傳千古,婺女星高近六符。
    簪筆便當歸從上,蓋藍鞍錦照天衢。

    493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494 《僧道士蔣玉壺長歌》 明·劉基

    先生清如玉壺冰,神閑志一精粹凝。
    玄黃健順六子承,和氣塊圠粗穢澄。
    沖虛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無能。
    火烏入海陰液升,鶉蛇受約不敢騰。

    495 《洛中春旱禱龍門無畏塔得雨》 宋·夏竦

    露盤金索出危岑,風卷驚塵撲翠林。
    五夜清場嚴佛事,一犁甘澍慰民心。
    圣君旰食憂應減,守吏齋誠禱更深。
    泛滟洛川皆帝力,好浮青鯉瑞煙尋。

    496 《和永叔從駕謁景靈宮》 宋·韓維

    馳道塵清生紫煙,帝臨原廟拜衣冠。
    日華先向金輿動,霜氣猶通玉仗寒。
    后騎綿裘明粲粲,侍臣瑤佩響珊珊。
    一聞佳句歌熙盛,不減都人來路觀。

    497 《寄并州故人》 宋·鄭獬

    年來羈客減歡游,少對清樽浣別愁。
    社里故人相憶否,夜來歸夢到并州。

    498 《為題小靈隱修廣師法喜堂》 宋·鄭獬

    浮屠藏家多在山,飛舟跨海煩往還。
    不如廣師開此堂,清曠不減山中間。
    前有怪石天所鑱,莓苔模糊蒼鬼顏。
    我時跨馬來扣關,訪師對石終日閒。

    499 《排岸判官以荷花為貺書五十六字以謝》 宋·強至

    江國芙蕖夏最繁,臨堤每見尚盤桓。
    清淮況是稀疏有,江萼爭教取次看。
    曉艷不隨生意絕,孤根寧減舊時安。
    主人知我江鄉客,弗忍池邊獨自觀。

    500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對月》 宋·強至

    莫畏流光催白頭,且欣圓魄半清秋。
    當時初作今宵會,每歲還同故事修。
    飛蓋漫游虧燕喜,胡床獨坐減風流。
    何如錦席笙歌擁,醉看銀盤射玉樓。

    * 關于清減的詩詞 描寫清減的詩詞 帶有清減的詩詞 包含清減的古詩詞(6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