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涼境的詩詞(164首)

    21 《留題清涼院》 宋·王益

    背倚青峰面枕溪,濡毫新向壁間題。
    善根不撓金蓮合,凈界無塵水月齊。
    會啟苾蒭真樂境,花開檐蔔遠香畦。
    因思祖塔嘗游處,更在龍蟠虎踞西。

    22 《坐黃岡廣福禪房》 宋·郭昂

    愛此禪棲靜,清涼境自偏。
    詫人拳怪樹,留客笑幽蓮。
    草暖蛙喧夏,林昏鳥夢煙。
    風塵吾未免,兀坐愧安禪。

    23 《偈》 宋·錢蓋

    稽首文殊師,昔為七佛祖。
    嘗發大悲原,廣度諸有情。
    念彼東北方,是為清涼境
    龍神五百俱,眷屬萬菩薩。

    24 《五臺山和韻》 宋·史監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云渡遠溪時作團。
    花落經臺鐘梵寂,袈裟香靄翠云蟠。

    25 《別師》 宋·釋成明

    劫火燒成烈焰城,煎下無計拯眾生。
    請師少念清涼境,此是西天第一程。

    26 《淳熙丁未初伏奉親避暑中巖》 宋·楊光

    禪榻陰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齒。
    助翁燕坐清涼境,茶具隨行試一甌。

    27 《清涼寺送王彥魯》 宋·王安石

    空懷誰與論,夢境偶相值。
    莫將漱流齒,欲掛功名事。

    28 《醉書其壁》 宋·辛棄疾

    頗覺參禪近有功,因空成色色成空。
    色空靜處如何說,且坐清涼境界中。

    29 《書清涼境界壁》 宋·辛棄疾

    從今數到七十歲,一十四度見梅花。
    何況人生七十少,云胡不歸留此耶。

    30 《書清涼境界壁》 宋·辛棄疾

    江左何時見王謝,風流且對竹間梅。
    最憐飛雪蒼苔上,時有珍禽蹴地來。

    31 《游龍門詩十二首·乾元寺》 宋·韓維

    林深寺獨在,谷轉路猶邈。
    徐行出萬木,斗起造雙閣。
    一踐清涼境,始知人世濁。

    32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闌干三面倚晴暉,竹外長江一線微。
    太守不來僧自看,清涼境界籜龍圍。

    33 《踏莎行 別家眷》 元·王哲

    妻女休嗟,兒孫莫怨。
    我咱別有云朋愿。
    脫離枷鎖自心知,清涼境界唯余見。
    步步云深,灣灣水淺。
    香風隨處噴頭面。
    昆侖山上樂逍遙,煙霞

    34 《仙湖歌》 宋·趙汝鐩

    湖之綠兮如藍,湖之明兮如鏡。
    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凈。
    乾坤兩間共開避,魚鳥四時自飛泳。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35 《過清涼寺王參預墓下》 宋·戴表元

    江左風流廓廟人,荒境拋與梵宮鄰。
    多年羊虎猶眠石,改壁貂蟬祗貯塵。
    萬古云山同白骨,一庭花木目青春。
    永思陵下猶凄切,廢屋酸風吹野薪。

    36 《七夕呈正仲》 宋·舒岳祥

    金鳳璧月清涼境,紅蓼青蘋迤邐秋。
    漠漠蛛絲穿露重,微微螢火學星流。
    何年才子誣躔象,幾度佳人候女牛。
    一局爛柯經數代,人間隔歲未悠悠。

    37 《游石堂觀》 唐·蕭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虛。
    我來斯邑訪遺跡,乃遇沈生耽載籍。

    38 《霅溪夜宴詩(申屠先生獻境會夜宴詩)》 唐·水神

    行殿秋未晚,水宮風初涼。
    誰言此中夜,得接朝宗行。
    靈鼉振冬冬,神龍耀煌煌。
    紅樓壓波起,翠幄連云張。

    39 《大江東去·天元教顯》 元·劉志淵

    天元教顯,正金蓮朵朵,開遍時節。
    士庶官僚咸仰奉,緣覺聲聞心說。
    悟者清涼,背之執惱,多口明真訣。
    諸人著眼,照開千古心月。

    40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 關于清涼境的詩詞 描寫清涼境的詩詞 帶有清涼境的詩詞 包含清涼境的古詩詞(1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