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清豐的詩詞(911首)

    81 《太清舞》 宋·史浩

    游塵世、到仙鄉。
    喜君王。
    躋治虞唐。
    文德格遐荒。
    四裔盡來王。
    干戈偃息歲豐穰。
    三萬里農桑。
    歸去告穹蒼。
    錫圣壽無疆。

    82 《歌豐年》 宋·姜特立

    稔歲非常歲,時時霧雨并。
    陂塘留夜月,澗欲瀉秋聲。
    臥裌驚宵冷,披紗怯曉清。
    水泉俱自足,阡陌更無爭。

    83 《游隱清》 宋·樓鑰

    窮冬吏鞅解紛纏,重入茲山憶少年。
    千里幸同豐歲樂,三生曾結郡人緣。
    幾番山色望空外,今日水聲來耳邊。
    坐上何須聽絲竹,與君嘯詠和風前。

    84 《國清寺》 宋·樓鑰

    夾道青松引客來,五峰雙澗擁樓臺。
    豐干饒舌留公案,隨帝遺書暗古煤。
    最喜親知來里社,真成春月上天臺。
    陰云掃盡尋幽去,佳處端疑為我開。

    85 《寄謝新安豐守胡達孝見遺近詩一軸便呈甘叔異》 宋·趙蕃

    向子識損益,揚雄愛清靜。
    我行蕭灘上,二宅駕輒命。
    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豐。
    詩作文選體,字有眉山蹤。

    86 《永豐令括蒼章君尉上蔡謝君以淳熙改元二月晦》 宋·趙蕃

    前村后村桃李空,牡丹酴醾當春風。
    令君無暇問許事,親率僚吏行劭農。
    清晨小隊東郊出,宿雨初開泥尚濕。
    白頭扶杖稚子旁,不待符移自相集。

    87 《永豐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陰忽著花七出而無鄂色》 宋·趙蕃

    謝君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
    我欲將詩道其事,卻防流詠入京華。

    88 《溧陽邂逅胡安豐赴官送以二詩》 宋·趙蕃

    清江江上順風船,大軸持來得縱觀。
    幾對江山憶談笑,故懷書札欠平安。
    傳聞召節趣歸對,不信淮州勞跨鞍。
    我欲渡江因病返,豈期于此刺探漫。

    89 《溧陽邂逅胡安豐赴官送以二詩》 宋·趙蕃

    丈人筆力老波瀾,平處猶能敵建安。
    暫為時清掌邊角,卻來夜直上金鑾。
    悵儂三徑歸來引,翻作五溪行路難。
    邂逅一欣還別去,雪泥連日未全乾。

    90 《喜雨上西清崔先生》 宋·程公許

    東皇司發生,何以忽憚怒。
    旱乾遍兩川,陰陽錯常度。
    侍晨秉清德,方岳煩臥護。
    隱憂切四體,曉夕煎百慮。

    91 《送制機豐德馨赴堂召二首》 宋·李曾伯

    奇章昔送牧之行,舊事今親見廣陵。
    一叟棲棲嗟孑立,諸賢袞袞慶偕升。
    事來推與參前著,公去吾其失右肱。
    我俟兵休歸決矣,斷無清夢到觚棱。

    92 《送謝安國歸清江》 宋·王炎

    軒冕喜而憂,山林靜而閒。
    寵辱皆妄事,請看槐夢安。
    世人悟此少,低頭縛微官。
    足跌尚欲趨,翼倦不肯還。

    93 《次韻王少清告歸七首》 宋·項安世

    塞垣秋易覺,八月索衣裘。
    露熟千株橘,風高百尺樓。
    人多宋玉賦,邊倚衛公籌。
    水落魚方賤,年豐酒易求。
    少留元不惡,三峽正幽幽。

    94 《寄僧嗣清》 宋·陳傅良

    衡陽杰閣宵人記,淮石豐碑刺史書。
    永已橋山藏劍佩,空余云漢照林廬。
    河圖萬古陳東序,汗簡諸儒校石渠。
    誰道幽深窮衲子,乞錢買石更崎嶇。

    95 《次韻和鄧慎思與太守同登清湘樓》 宋·孔武仲

    郡樓邀會樂豐年,極目山川思浩然。
    才子登臨嗟昔別,使君藩屏值新遷。
    前峰綠霧藏丹葉,別浦平沙襯碧漣。
    不但醉吟湘與麓,魯歌崧漢美周宣。

    96 《答龔帥干楚清》 宋·陳杰

    一水相望汝與豐,亂來如隔萬山重。
    清名昔已香三楚,晚節今真繼兩龔。
    正自南山深霧豹,何時東野快云龍。
    唾珠滿紙慳瓊報,聊寫相於磊磈胸。

    97 《題張明府清風堂三首》 宋·方回

    素紈搖月坐高堂,病暍應無困道傍。
    好倩豐隆吹火傘,人間各受一襟涼。

    98 《九日同諸友游豐樂院翠圍亭檻前竹樹蓊蔽命僧》 宋·郭印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
    十年廢掃除,木拱竹成林。
    客來眼生翳,不惜斤斧尋。
    丁丁度馀響,幾席延嵚崟。

    99 《豐干寒山拾得圖贊》 宋·釋法薰

    三人必有我師,臭肉元同一味。
    把手聚頭,蘇盧悉里。
    只因一等饒舌,兩個隱身無地。
    可惜當初國清寺裹,一隊懞憧師僧,更沒些子意智。

    100 《贊國清靈叟和尚真入北□祖師會》 宋·釋紹曇

    貌古神清,氣融性漫。
    用無準麻皮頭,瞎臨濟正法眼。
    瘞焦山鶴,不假蓬塵。
    縛豐干虎,只消錢貫。
    八怪七喬,十馬九亂。
    趁入群牛隊里行,一度一度教人看。

    * 關于清豐的詩詞 描寫清豐的詩詞 帶有清豐的詩詞 包含清豐的古詩詞(9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