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淹和的詩詞(176首)
82
《病后和黃玉泉韻》 宋·鄭清之
山扉連月款言卮,擬共還家浣客衣。
愧失養生收一溉,笑擒夢豎竄三危。
大槐安國休重省,兜率陀天尚緩歸。
一病一衰秋后雨,孰言之武老能為。
85
《和寬居見懷韻》 宋·王柏
北望戲馬臺,荊榛滿中路。
英氣一何多,懷古渺難泝。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
累累楚猴冠,異哉天所賦。
86
《和王總干韻》 宋·衛宗武
碑銘細讀識前人,貽后無非舊典刑。
宦業傳家守清白,儒科繼祖播芳馨。
縶駒共嘆淹場藿,鳴鹿終當歌野芩。
千古斯文應不泯,待將辭藻掞天庭。
89
《和陸簿韻》 宋·王炎
士龍才氣極超然,奕奕家聲見象賢。
慣學詩翁歌白雪,懶從舉子選青錢。
三年小試淹巖邑,千里來歸近日邊。
流落倦游吾老矣,看公騰踏上凌煙。
90
《和王明府見寄》 唐·徐鉉
時情世難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莫嘆京華同寂寞,曾經年代革共漂淪。
對山開戶唯求靜,貰酒留賓不道貧。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誰是解憂民。
91
《和清源太保寄湖州潘郎中》 唐·徐鉉
老大離群一倍愁,谿山風物且淹留。
{左酉右昷}成春酒誰斟酌,抄得新書自校讎。
莫似牧之矜曠達,須教子重讓風流。
恩門舊分知難忘,題取新詩上郡樓。
94
《再代和通字韻》 宋·釋紹嵩
驛路穿林斷復通,客程蛇繞亂山中。
三杯軟飽千林暝,萬事從來一笑空。
珍重故人相問意,自憐羈客尚飄蓬。
江湖易有淹留興,已許滄浪伴釣翁。
96
《和王大觀寄張仲巽》 宋·蘇頌
內使名卿話昔游,高談術略氣橫秋。
邊亭一別嗟淹久,故眼相看重唱酬。
舊德朝端方見用,清才關外苦難留。
腰間鞶綬頻加寵,幾見新頭代故頭。
97
《和唐英韻》 宋·袁說友
客久催歸馭,愁牢近大杯。
驪駒勤詠嘆,行李尚淹回。
皇甫有書至,蓋公何日來。
巾車莫濡滯,只此趣鹽梅。
98
《十四夜和招友人》 明·程嘉燧
水邊林外夕陽樓,已分殘年伴送秋。
誰謂孤云亡住著,自吟叢桂可淹留。
剩添風月閑家具,憑占煙波小釣舟。
君肯放忙相料理,不妨斜日到林丘。
100
《二月奉教作》 唐·李嶠
柳陌鶯初囀,梅梁燕始歸。
和風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日艷臨花影,霞翻入浪暉。
乘春重游豫,淹賞玩芳菲。
* 關于淹和的詩詞 描寫淹和的詩詞 帶有淹和的詩詞 包含淹和的古詩詞(1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