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秘法書之積,自淳化至于崇觀富矣,而未加別也。翰墨博雅之能,自劉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閱也。
瀫水之西,巍然一峰。是白道堅,翔舞而東。林巒蓊蔚,丘壑渾融。雍雍聚落,惟金之宗。
何年霜月子,寫此西山真。峨冠褐寬博,詩書發精神。可以寘巖壑,可以登麒麟。斯人不可作,令我思乾淳。
風雨憂時夢不成,忍針佞舌博功名。學如谷永生何辱,節若劉陶死亦榮。蒼蘚無心同客靜,寒梅有眼照人明。此邦風物多淳古,曾識濂溪與二程。
爾之王父東諸侯,朱門行馬高修修。嚴君家學又繼美,年少鄉書推上游。我生苦晚百無益,猶及步趨陳太丘。飄零不死見三世,爾復預此能言流。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昧老色而得馬,靡絲弦而樂琴。結繩畫卦有許事,喪盡真淳盤古心。
永嘉之重自晉始,積至本朝始多士。大科異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執弟子禮。聊將舌本吐寸璣,輒自腳跟參萬里。
赫矣淳耀,俶載帝基。一牙以定,萬國來們。寅恭潔祀,博厚皇祗。威靈攸在,福祿如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