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深避的詩詞(607首)

    21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 唐·獨孤及

    滄海疾風起,洪波駭恬鱗。
    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揮手謝秣陵,舉帆指甌閩。
    安和風塵表,偶與瓊瑤親。

    寫景吊古傷今

    22 《深上人見訪憶李端》 唐·司空曙

    雁稀秋色盡,落日對寒山。
    避事多稱疾,留僧獨閉關。
    心歸塵俗外,道勝有無間。
    仍憶東林友,相期久不還。

    23 《香山避暑二絕》 唐·白居易

    六月灘聲如猛雨,香山樓北暢師房。
    夜深起憑闌干立,滿耳潺湲滿面涼。
    紗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一路涼風十八里,臥乘籃輿睡中歸。

    24 《慈恩寺塔下避暑》 唐·劉得仁

    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
    竟日聞虛籟,深山只此涼。
    僧真生我靜,水淡發茶香。
    坐久東樓望,鐘聲振夕陽。

    25 《深愁喜友人至》 唐·劉滄

    不避驅羸道路長,青山同喜惜年光。
    燈前話舊階草夜,月下醉吟溪樹霜。
    落葉已經寒燒盡,衡門猶對古城荒。
    此身未遂歸休計,一半生涯寄岳陽。

    26 《避亂》 唐·司空圖

    離亂身偶在,竄跡任浮沉。
    虎暴荒居迥,螢孤黑夜深。

    27 《避地》 唐·韓偓

    西山爽氣生襟袖,南浦離愁入夢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鳥鳴高樹夕陽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負國恩。
    白面兒郎猶巧宦,不知誰與正乾坤。

    28 《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退未決見寄》 唐·韋莊

    未歸天路紫云深,暫駐東陽歲月侵。
    入洛聲華當世重,閔周章句滿朝吟。
    開爐夜看黃芽鼎,臥甕閑欹白玉簪。
    讀易草玄人不會,憂君心是致君心。

    29 《鐘山寺避暑勉二三子》 唐·李建勛

    樓臺雖少景何深,滿地青苔勝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水聲閑與客同尋。
    清涼會擬歸蓮社,沈湎終須棄竹林。
    長愛寄吟經案上,石窗秋霽向千岑。

    30 《避世翁》 唐·陳陶

    海上一蓑笠,終年垂釣絲。
    滄洲有深意,冠蓋何由知。
    直鉤不營魚,蝸室無妻兒。
    渴飲寒泉水,饑餐紫朮芝。

    離別寫人生活

    31 《避寇山中作》 唐·貫休

    山翠碧嵯峨,攀牽去者多。
    淺深俱得地,好惡未知他。
    有草皆為戶,無人不荷戈。
    相逢空悵望,更有好時么。

    32 《避寇山中作》 唐·貫休

    山翠碧嵯峨,攀牽去者多。
    淺深俱得地,好惡未知他。
    有草皆為戶,無人不荷戈。
    相逢空悵望,更有好時么。

    33 《避寇白沙驛作》 唐·貫休

    避亂無深淺,蒼黃古驛東。
    草枯牛尚龁,霞濕燒微紅。
    □□時時□,人愁處處同。
    猶逢好時否,孤坐雪濛濛。

    34 《沁園春(和伍子嚴避暑二首)》 宋·趙師俠

    雨接梅霖,風祛槐暑,麥天已秋。
    正榴燃紅炬,枝頭色艷,荷翻綠蓋,池面香浮。
    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轉頭。
    塵勞事,枉朝思夕計,細慮深謀。

    35 《念奴嬌(寶祐丁已閏四月,偕十友避暑白云寺)》 宋·李公昴

    麥秋時候,薄陰罩炎日,山行乘興。
    筇屐追隨多勝侶,青佩黃冠方領。
    坐石談玄,聽泉濯暑,直上千山頂。
    倚風長嘯,籟鳴林谷相應。

    36 《過秦樓(避暑次B634云韻)》 宋·周密

    紺玉波寬,碧云亭小,苒苒水楓香細。
    魚牽翠帶,燕掠紅衣,雨急萬荷喧睡。
    臨檻自采瑤房,鉛粉沾襟,雪絲縈指。
    喜嘶蟬樹遠,盟鷗鄉近,鏡奩光里。

    37 《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宋·王瀾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云深處。
    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
    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
    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

    宋詞精選懷鄉

    38 《約黃董二親與桂堂諸侄避暑》 宋·戴敏

    世間無處避炎蒸,欲叫西風叫不應。
    恨乏白檀除熱惱,心思赤腳踏層冰。
    醉游河朔誰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
    聞有山林最深處,清涼境界著高僧。

    39 《避地云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宋·陽枋

    入秋烽火無虛日,問谷尋巖陪隱逸。
    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覺年華易。

    40 《避地云山全父弟詩寄梅花》 宋·陽枋

    看花巖下興偏長,不減西湖水月光。
    鎮坐絕無塵一點,壽陽深知靚宮妝。

    * 關于深避的詩詞 描寫深避的詩詞 帶有深避的詩詞 包含深避的古詩詞(6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