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者的詩詞(1658首)
861
《書義倡傳后》 宋·鐘明
洞庭之南瀟湘浦,佳人娟娟隔秋渚。
門前冠蓋但如云,玉貌當年誰為主。
風流學士淮海英,解作多情斷腸句。
流傳往往過湖嶺,未見誰知心已赴。
862
《諭蒙》 宋·種放
大盈卑百瀆,自成浮天潯。
崇丘下累塊,意為蔽日深。
王者在謙小,夙惟堯禹心。
拜言尊賢仁,慎德棄珠金。
自滿九族散,匪驕百善尋。
炳茲夏商鑒,滅國因夸淫。
864
《饒州道上》 元·何中
新晴破積陰,淑氣泛行襟。
千里山河眼,百年耆舊心。
霞飛滄海遠,煙入綠村深。
學劍江東者,茫茫不可尋。
865
《五王行春圖》 元·張昱
開元天子達四聰,羽旄管籥行相從。
當時從駕驪山者,宰相猶是璟與崇。
華萼樓中云氣里,兄弟同眠復同起。
玉環一旦入深宮,大枕長衾冷如水。
866
《寄梁孟敬》 元·劉永之
菰山之陽隱者宅,日午隔溪聞讀書。
時有門生陳八簋,昨從家仆致雙魚。
石門雨過雰崟濕,蓽戶秋深薜荔疏。
已約暮春攜稚子,詠歸沂上曳輕裾。
868
《秋興亭》 元·余闕
涉江登危榭,引望二川流。
雙城共臨水,兩岸起飛樓。
漢渚深初綠,江皋迥易秋。
金風揚素浪,丹霞麗彩舟。
871
《詠懷十首》 明·陳第
至言本難言,真得何所得。
以意示者深,以詞教者嗇。
宣尼述天行,伏羲垂卦畫。
忽當蜚遁時,蹤跡杳莫測。
872
《詠懷十首》 明·陳第
吾聞陰子春,數年一洗足。
又聞何佟之,一日十數浴。
兩者倘相逢,微言逝難告。
鶴長非所斷,鳧短非所續。
道義即深明,啟發因流俗。
嗟哉極高言,至死藏心曲。
¤
873
《園居》 明·程伯陽
籬落帶疏林,園居一徑深。
隔鄰分果樹,傍戶掃花陰。
不賣成都卜,長為《梁父吟》。
翻嫌桔槔者,抱甕百年心。
874
《嚴子陵墓次韻》 明·戴冠
君臣垂令名,千載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賢。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隴存。
髑髏已成泥,清風播椒蘭。
875
《中山堂為許隱君作》 明·道原法師
俗子居山不見山,靜者居廛山在眼。
請看東郭許隱君,中山之堂最蕭散。
堂前種竹堂后萱,春深筍長萱花繁。
大兒稱觴壽花下,小兒讀書當竹根。
城中無山亦可樂,城中有虎仍戴角。
歸來不愁虎食人,閉門日醉中山春。
879
《同游六平山探得燭字》 明·高棅
出郭秋已深,寒原騁心目。
愛君幽棲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諧晚尋,同人遂成宿。
樓虛在山翠,書聲向喬木。
飛雨一峰來,微云度疏竹。
清鐙對殘尊,孤琴寫幽曲。
自得靜者心,何須游秉燭。
880
《錢舜舉寒林七賢圖》 明·高得旸
騷壇逸響何寥寥,作者逝矣誰能招。
詵然七子美風度,乃有遺像圖生綃。
衣冠半帶晉秀氣,人物絕是唐中朝。
想當朝事得休暇,擬采野景歸風謠。
* 關于深者的詩詞 描寫深者的詩詞 帶有深者的詩詞 包含深者的古詩詞(16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