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深火的詩詞(1225首)

    901 《次韻子瞻贈張憨子》 宋·蘇轍

    得罪南來正坐言,道人閉口意深全。
    天游本自有真樂,羿彀誰知定不賢。
    構火暾暾初吐日,飛流滾滾旋成川。
    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問復然。

    902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蘇轍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903 《春旱彌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宋·蘇轍

    春旱時聞孽火然,邢山龍老不安眠。
    麥生三寸未覆垅,雨過一犁初及泉。
    深愧貧民饑欲死,可憐肉食坐稱賢。
    南齋遺老知尤幸,湯餅黃齏又一年。

    904 《買炭》 宋·蘇轍

    苦寒搜病骨,絲纊莫能御。
    析薪燎枯竹,勃郁煙充宇。
    西山古松櫟,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龍伏熊虎踞。

    905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蘇轍

    破甑不復顧,彼無愛甑心。
    棄璧負赤子,始驗愛子深。
    誠知均非我,胡為有不能。
    一從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906 《送鮮于子駿還朝兼簡范景仁》 宋·蘇轍

    蜀中耆舊今無幾,相逢握手堪流涕。
    倦游潦倒不還家,舊俗陵遲真委地。
    錢荒粟帛賤如土,榷峻茶鹽不成市。
    詩書鄉校變古法,節行故人安近利。

    907 《同王適曹煥游清居院步還所居》 宋·蘇轍

    身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尋僧忽忘歸,飽食莫攜手。
    畏人久成性,路繞古城后。
    茅茨遠相望,雞犬亦時有。

    908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 宋·蘇轍

    莫發鄔陽市,曉榜彭蠡口。
    微風吹人衣,霧繞廬山首。
    舟人釋篙笑,此是風伯候。
    杙舟未及深,飛沙忽狂走。

    909 《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 宋·蘇轍

    高岸為谷谷為陵,一時豪杰空飛騰。
    身隨造化不復返,忽若野雀逢蒼鷹。
    當年碑刻最深固,風吹土蝕消無棱。
    遺文漫滅雨中跡,翠石斷裂春后冰。

    910 《復病三首》 宋·蘇轍

    病作日短至,病消秋氣初。
    山深足氛瘴,俗儉少肴蔬。
    藥亂曾何補,心安當自除。
    朝廷閔流落,已是脫遷居。

    911 《上元雪》 宋·蘇轍

    上元燈火家家辦,遍地瓊瑤夜夜深。
    衲被蒙頭真老病,紗籠照佛本無心。
    床頭酒甕恰三斗,山下麥田真百金。
    乞我終年醉且飽,端能擁鼻作微吟。

    912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雨》 宋·蘇轍

    莫發鄔陽市,曉搒彭蠡口。
    微風吹人衣,霧繞廬山首。
    舟人釋篙笑,此是風伯候。
    杙舟未及深,飛沙忽狂走。

    913 《始皇》 宋·楊億

    衡石量書夜漏深,咸陽宮闕杳沉沉。
    滄波沃日虛鞭石,白刃凝霜枉鑄金。
    萬里長城穿地脈,八方馳道聽車音。
    儒坑未冷驪山火,三月青煙繞翠岑。

    914 《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 宋·楊億

    獨攜瓶錫新安去,寒雨西風落葉頻。
    江水淺深清見底,山程高下險摧輪。
    社中香火延開士,肘后方書濟俗人。
    鄉樹再尋南國路,禪房空鎖帝城塵。

    915 《譯經光梵大師》 宋·楊億

    薪火滅雙林,誰傳七佛心。
    譯筵香篆絕,經葉蠹魚侵。
    猊座云雷歇,龍宮歲月深。
    青蓮流半偈,白馬度千岑。

    916 《中伏日省中當直》 宋·楊億

    火云烘赫臨中伏,青鎖深嚴直右曹。
    吏散階庭時縱步,詩成幾案獨揮毫。
    相烏影轉風微起,仙掌陰斜日漸高。
    何處賜冰和郢酒,誰人割炙動鸞刀。
    紫泥封詔防稽緩,寒水浮瓜散郁陶。
    丞相憂邊稀出沐,延英三刻豈知勞。

    917 《代書寄趙宏》 宋·曾鞏

    憶承昨歲致書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頻掉。
    從來萬事固已拙,況乃病敦顏不少。
    去隨眾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918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919 《席上》 宋·曾鞏

    市井蕭條煙火微,兩衙散后雪深時。
    若無一曲傳金盞,爭奈衰翁兩鬢絲。

    920 《食楊梅荔枝思去年》 宋·張舜民

    楊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
    火齊驪龍脫,江綃玉露團。
    謫居深不負,沈醉亦何難。
    今歲無人剝,吁嗟任滿盤。

    * 關于深火的詩詞 描寫深火的詩詞 帶有深火的詩詞 包含深火的古詩詞(12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