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杳的詩詞(463首)
442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443
《送廣華嚴歸鷲峰》 宋·釋重顯
海山孤僻非蓬島,霧冷云深松桂老。
有客凝冬何太高,巨野宵征苦相討。
巖房杳杳凌寒空,冰霜落落分譚叢。
誰云百城沉古月,自笑八面生清風。
俄然別我還歸去,惠理之徒望回馭。
重重無盡樓閣門,到必為時略輕據。
444
《送懷秀禪者》 宋·釋重顯
麻衣草座思靈徹,一食安閑更無別,倏忽遷流數百年,杳杳誰來繼其絕。
吾兮亦是疏慵輩,冷淡身心存慷愷。
偶續靈峰照夜燈,遽泛鐵船下滄海。
445
《送智遷首座》 宋·釋重顯
云蘿杳杳藏巖曲,碧疊清飛冷相促。
瘦藤輕衲休便休,短焰殘芳續何續。
禪家本自冥羈絆,洲渚園林曾不憚。
十影神駒立海涯,五色祥麟步天岸。
446
《烏龍和尚》 宋·釋重顯
空巖清夜坐,蘚徑積深雪。
瞑目思古人,徹曙落殘月。
童敲石磬寒,猿掛枯枝折。
杳杳無限情,分明向誰說。
447
《緣識》 宋·宋太宗
露含千滴瀝,幻化杳無跡。
心重一時間,寸陰堪可惜。
明根生惠性,德行多饒益。
掌握驪龍珠,縱橫不改易。
448
《緣識》 宋·宋太宗
天非愛道許人修,學士愚迷不到頭。
內境擬將何所用,杳知深邃故難求。
丹霞隱密堪依仗,雪月縱橫入品流。
消息須然潛世慮,凡岐圣路有剛柔。
449
《緣識》 宋·宋太宗
孤云野鶴鎮常閑,隨宜自在杳冥間。
杉松高拔千萬尺,寒泉引望峭青山。
大道煙霞看更遠,將臨少嶠叩玄關。
知之修煉凡超圣,歲月空深不易攀。
450
《緣識》 宋·宋太宗
遁跡深巖谷,身閑未是閑。
研窮堪語默,寂靜杳冥間。
秘密逢邪見,難開大道關。
金丹無效用,弗可返童顏。
45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時人不識理深玄,細意精修被業牽。
幻化杳冥隨物性,虛無豈是亂相遷。
龍飛入位真堪仰,虎伏休閑有自然。
洞里煙霞何縹緲,神仙景致沒休年
45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天非愛道許人修,學士愚迷不到頭。
內境擬將何所用,杳知深邃故難求。
丹霞隱密堪依仗,雪月縱橫入品流。
消息頓然潛世慮,凡岐圣路有剛柔。
45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名不易,一法貫真宗。
入位誰分別,深玄隱大功。
杳冥難測度,象外理皆同。
洞府群仙侶,三天順九重。
45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遁跡深巖谷,身閑未是閑。
研窮堪語默,寂靜杳冥間。
秘密逢邪見,難開大道關。
金丹無效用,弗可返童顏。
45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大道虛無境,信之則有靈。
幽深玄妙理,運轉幾曾停。
拘束從何益,周通靜杳冥。
真空非作相,善應保安寧。
459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460
《天臺歌》 宋·喻良能
涉海神仙夸蓬萊,登陸勝地稱天臺。
天臺枕海連四明,萬峰千嶺相縈回。
赤城繡出綺霞色,瀑布界破瑤山青。
神仙居處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
* 關于深杳的詩詞 描寫深杳的詩詞 帶有深杳的詩詞 包含深杳的古詩詞(4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