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深性的詩詞(629首)

    581 《山中吟》 宋·釋文珦

    受性不分拿,處身常落魄。
    難以事王侯,唯堪友猨鶴。
    遂爾辭國都,終然住林壑。
    渴則飲澗豀,饑則茹薇藿。

    582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583 《閒興》 宋·釋文珦

    分得此生閒,於今老更頑。
    心終如白水,身不離青山。
    拙性從人誚,前詩或自刪。
    衡門深草色,壞衲上苔斑。
    雖有貧居樂,猶聞世道艱。
    皇天如有意,會見古風還。

    584 《衡門》 宋·釋文珦

    衡門隨我分,可是賤儒冠。
    任性中腸樂,遠營夢境安。
    澗聲暗后響,山氣夜深寒。
    活計何勞問,薇生采不難。

    585 《秘書山中草堂》 宋·釋文珦

    謝客開山興,深居寄草堂。
    曲闌憑野色,虛牖敞晴光。
    路轉青林合,泉流碧澗長。
    群巒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586 《野步》 宋·釋文珦

    野步任吾情,深村復遠坰。
    陂塘波瀰瀰,坡壟麥青青。
    灶婦知蠶性,田夫識地形。
    牧兒尤可喜,記得相牛經。

    587 《石室》 宋·釋文珦

    石室靜而深,青山迭相映。
    且無籠檻羈,頗適猿鳥性。
    外物俱棄捐,仙塵亦清凈。
    人莫來扣門,驚回老僧定。

    588 《有適》 宋·釋文珦

    破屋無兄弟,拙者所棲息。
    衡門未嘗啟,聲利詎能迫。
    資身不求備,百事遂省力。
    糞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589 《還山》 宋·釋文珦

    吾性本閒曠,素不喜城郭。
    而況賓主間,禮數相束縛。
    悵望西南山,佳氣日參錯。
    逸興不可羈,飄飄出籠鶴。

    590 《山林古松》 宋·釋文珦

    古松形甚怪,得性在山林。
    偃蓋盤空老,流脂入地深。
    青霜曾換骨,野火誤燒心。
    材大誠難用,良工亦漫尋。

    591 《曉坐》 宋·釋文珦

    夢破不成寐,茅齋坐清曉。
    他山已擊鐘,獨樹初啼鳥。
    四體既調柔,眾境亦深窈。
    素書未終軸,朝光射林杪。
    任性無外求,一靜萬緣了。
    何事塵中人,百年徒擾擾。

    592 《先云洲訪予於萬玉歸而寄詩因用其韻》 宋·釋文珦

    曉行竺山心,草露濡衣襟。
    稽留雖在眼,謝客難重尋。
    靈木逾千齡,斤斧日見侵。
    侵伐殘未已,使我老氣瘖。

    593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與吾靈覺何交涉,云門有客三機接。
    語論千春不昧真,深明此性無時劫。

    594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魚在岸時活不久,人落深淵當下亡。
    川陸誰知同一性,恰如地獄與天堂。

    59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596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佛是西天之梵語,此土將覺義以同名。
    心邊不覺屬眾生,心轉覺時一切佛。
    佛開口處為言教,化導迷心轉覺心。
    眾生開口成寐語,沙魘群迷叫不醒。

    597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宋·釋印肅

    眾生種性深,安可類圓心。
    妄迷塵數業,三界自漂沉。

    598 《頌十玄談·心印》 宋·釋印肅

    雖知體自虛空性,如理深淵融一鏡。
    萬象森羅沒處藏,摩尼離垢當清凈。

    599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00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老覺雪入鬢,凈若秋摩心。
    寒枯坐曲木,緘默飽叢林。
    氣韻寥寥兮風清山瘠,性靈湛湛兮月落潭深。

    * 關于深性的詩詞 描寫深性的詩詞 帶有深性的詩詞 包含深性的古詩詞(6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