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詠物
舊日仙成處,荒林客到稀。白云將犬去,芳草任人歸。空谷無行徑,深山少落暉。桃園幾家住,誰為掃荊扉。
山居秋更鮮,秋江相映碧。獨臨滄洲路,如待掛帆客。遂使康樂侯,披榛著雙屐。入云開嶺道,永日尋泉脈。
寥寥禪誦處,滿室蟲絲結。獨與山中人,無心生復滅。徘徊雙峰下,惆悵雙峰月。杳杳暮猿深,蒼蒼古松列。
清明節寫景抒情愛國組詩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舍事入樵徑,云木深谷口。萬壑移晦明,千峰轉前后。嶷然龍潭上,石勢若奔走。開拆秋天光,崩騰夏雷吼。
誤入桃源里,初憐竹徑深。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尋。舞鶴過閑砌,飛猿嘯密林。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韓公是襄士,日賞城西岑。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謠吟。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牡丹
終日愧無政,與君聊散襟。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朗詠竹窗靜,野情花徑深。那能有馀興,不作剡溪尋。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聞君行路難,惆悵臨長衢。豈不憚險艱,王程剩相拘。憶昨蓬萊宮,新授刺史符。明主仍賜衣,價直千萬馀。
野寺聊解鞍,偶見法華僧。開門對西岳,石壁青棱層。竹徑厚蒼苔,松門盤紫藤。長廊列古畫,高殿懸孤燈。
意有空門樂,居無甲第奢。經過容法侶,雕飾讓侯家。隱樹重檐肅,開園一徑斜。據梧聽好鳥,行藥寄名花。
谷口山多處,君歸不可尋。家貧青史在,身老白云深。掃雪開松徑,疏泉過竹林。馀生負丘壑,相送亦何心。
上人遠自西天至,頭陀行遍南朝寺。口翻貝葉古字經,手持金策聲泠泠。護法護身惟振錫,石瀨云溪深寂寂。
送別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