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深壑的詩詞(672首)

    221 《點絳唇(奇香蠟梅)》 宋·王十朋

    蠟換梅姿,天然香韻初非俗。
    蝶馳蜂逐。
    蜜在花梢熟。
    巖壑深藏,幾載甘幽獨。
    因坡谷。
    一標題目。
    高價掀蘭菊。

    222 《念奴嬌(和徐尉)》 宋·崔敦禮

    吳松江畔,對煙波浩渺,相忘鷗鳥。
    日日籃輿湖上路,十里珠簾驚笑。
    高下樓臺,淺深溪塢,著此香山老。
    輞川圖上,好風吹夢曾到。

    223 《念奴嬌(長沙趙師席上作)》 宋·劉仙倫

    西風何事,為行人掃蕩,煩襟如洗。
    垂漲蒸瀾都卷盡,一片瀟湘清泚。
    酒病驚秋,詩愁入鬢,對景人千里。
    楚宮故事,一時分付流水。

    224 《念奴嬌》 宋·高惟月

    三山高惟月以慶元戊午校秋試于零陵竣事,嘗游淡巖,觀山谷留題。
    后廿九年,朅來分符,暮秋復游。
    睹景物之依然,嘆歲月之逾邁。
    歸興翩翩,賦念奴嬌一闋。

    重陽節寫景抒情

    225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環滁皆山也。
    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瑯邪也。
    泉水潺潺峰路轉,上有醉翁亭也。
    亭、太守自名之也。

    226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耿耿銀潢凈,窗月瑩如冰。
    朱絲一扣,萬籟不起冷光凝。
    千古遺音猶在,一洗淫哇鄭衙,北里與南陵。
    孰識興亡事,哀樂不同情。

    227 《括滿江紅》 宋·林正大

    落魄高人,拚百萬、青銅一醉。
    揮素手、朱繩一抹,四筵驚起。
    催織寒蟲秋弄月,叫群獨雁天水。
    更黃鸝、紫燕對春風,爭繁脆。

    西湖寫雨

    228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229 《臺山雜詠》 金朝·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古詩三百首寫山抒懷

    230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231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明·徐威

    異鄉青嶂外,故里白云邊。
    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
    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節寫景抒懷

    232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 清·顧太清

    群山萬壑引長風,透林皋、曉日玲瓏。
    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
    渾河水、一線如虹。
    清涼極,滿谷幽禽啼嘯,冷霧溟濛。

    豪放寫景抒情喜悅

    233 《觸龍說趙太后》 先秦·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歷史故事

    234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235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236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237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238 《百丈山記》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
    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
    石梁跨于其上。

    游記寫景山水

    239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 宋·梅堯臣

    南方窮山多野鳥,百種巧口乘春鳴。
    深林參天不見日,滿壑呼嘯難識名。
    但依音響得其字,因與爾雅殊形聲。
    我昔曾有禽言詩,粗究一二啼嚎情。

    240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閑聽兩三聲。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 關于深壑的詩詞 描寫深壑的詩詞 帶有深壑的詩詞 包含深壑的古詩詞(6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