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深井的詩詞(762首)

    61 《龍井題名記》 宋·秦觀

    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
    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
    ”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毫發。

    月夜寫景訪友

    62 《梅仙山丹井》 唐·曹文姬

    鶴馭云駢去不還,亂云深處舊仙壇。
    鑿開天外長生地,煉出人間不死丹。

    63 《石井詩一首》 宋·林栗

    石井靈蹤信不凡,一泓巖下碧深潭。
    誰磨皎潔青銅鏡,更琢玲瓏碧玉龕。
    濯去衣巾無限垢,漱來齒頰有余甘。
    懸知坎谷非佳井,寄語詩人莫恨談。

    64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龍井》 宋·釋咸潤

    寒井深無極,人謂藏虬龍。
    嘗聞救炎旱,絲雨灑長空。

    65 《龍井十題·照閣》 宋·釋元凈

    高峰御皎月,深壑瀉飛湍。
    誰來白云里,與汝憑欄看。

    66 《龍井十題·潮音堂》 宋·釋元凈

    真說無所示,真聽無所聞。
    海潮山外過,妙響入深云。

    67 《重過石井》 宋·蘇堅

    登臨蕭寺幾回頭,石怪林深山自秋。
    地布黃金長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溝。
    浚穿地脈疑無底,靜嚙崖根更不流。
    多謝老僧勤供佛,井華曉汲注瓷甌。

    68 《三井廟》 宋·謝雨

    曾禱神龍井,云林杳莽間。
    蘋蘩朝薦廟,風雨夜離山。
    百里田疇熟,一年囹圄閒。
    因循失報謝,石險路難攀。

    69 《試雙井茶》 宋·徐得之

    先生老作宜州鬼,誰與一甌注深湯。
    至今捧看雙井碗,猶帶是翁書傳香。

    70 《題宮人汲井圖》 明·張掞

    燕子歸時風滿林,碧梧月上思沉沉。
    轆轤聲轉銀床滑,望斷君恩似井深。

    71 《嵩盟九日次井泉百戶韻》 明·程本立

    天涯九日一登樓,應是黃花笑白頭。
    脫帽不妨同醉倒,拂衣安得便歸休。
    山盤晴谷深藏寺,水縮寒溪淺露洲。
    上馬荒城向昏黑,休教鼓角起邊愁。

    72 《同李長蘅尋聞子將龍井山齋二首》 明·譚元春

    十里蒼蒼路,非深亦覺遐。
    陰晴澹山氣,雞犬靜人家。
    閣迥生溪水,坪香過荈花。
    紅黃光莫艷,群動豈無涯。

    73 《冰壺井》 明·陶琛

    玉泉百尺深,古甃涵光冷。
    何以鑒虛明,差差鹿盧影。

    74 《與王郎夜飲井水》 宋·蘇軾

    吳興六月水泉溫,千頃荷花聚暗蚊。
    此井獨能深一丈,源龍如故亦如君。

    75 《道次靈井》 宋·梅堯臣

    井面水不動,傍分龍鱗激。
    泉氣時生漚,上涌光的皪。
    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覿。
    旱歲或來祠,彈弦屬靈覡。

    76 《送晁質夫太丞知深州》 宋·梅堯臣

    蕪蔞問古亭,春入饒陽城。
    豆粥君王遠,壺漿刺史迎。
    地涼宜牧馬,塞近慣調兵。
    為寄井泉石,老來思目明。

    77 《姑蘇雜詠 言公井》 明·高啟

    寥寥武城宰,遺井虞山陰。
    千載汲未竭,九仞功應深。
    藝囿自可灌,道源誰復尋。
    弦歌聽已歇,瓶綆看還沉。
    無為渫弗食,惻惻起嘆音。
    一瓢樂未改,庶幾回也心。

    78 《堂前井》 宋·王禹偁

    公署在山上,鑿泉深且清。
    一杯水溜滿,六月火云生。
    利物誠煁拜,投錢惡近名。
    飲之何以報,官況與詩情。

    79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繞飛泉山入東谷飲古井》 宋·文同

    長虹落天帔,萬丈截群嶺。
    蟠身下深谷,俯首飲古井。
    居人莫之指,況復敢引領。
    幡然繞空去,云霧變俄頃。

    80 《陵井喻氏歲寒山居》 宋·文同

    蕨平處士居山日,手種青松一萬根。
    歲月慚深枝盡偃,雪霜雖厚葉仍繁。
    本宮勝概逃軒冕,更結清風遺子孫。
    寄語后人須愛護,莫教空有令名存。

    * 關于深井的詩詞 描寫深井的詩詞 帶有深井的詩詞 包含深井的古詩詞(7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