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淡遠的詩詞(697首)
361
《次韻答陳石泉》 宋·王舫
淡氣漲空碧,散作藕花秋。
幽趣蘭為佩,浮生芥作舟。
可人從遠別,何日許重游。
奩玉清無底,樓居第幾州。
363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364
《詠梅》 宋·吳居仁
嶺南十月春漸回,妍暖先到前村梅。
問君何處識此妙,一枝冷艷隨霜開。
長江凜凜欲崩岸,乃見好事多墻隈。
初疑滲漉入瘴霧,更恐寂寞埋煙煤。
366
《玉司山》 宋·蕭逵
涪翁筆下千鈞重,趙尹胸中萬里寬。
寶墨幾年藏瑞氣,新亭今日敞奇觀。
翠屏遠帶斜陽淡,素練光涵夜月寒。
苔碧印文以事少,謾尋詩句立欄干。
367
《題魏醇父菊莊》 宋·游九功
東籬采采人歸來,長歌三嗔書生老。
子方青春志紫霄,種菊幽探計何早。
一枝可愛況千業,想應苦吟被花惱。
西風浩然天池秋,白露霏空下百草。
368
《登翠微亭》 宋·余迪
數年樂此宦池城,每愛湖光分外清。
遠浦落霞秋水闊,亂山斜日碧云橫。
牧吹牛背歸林晚,漁唱舟中對月明。
同覽翠微重吊古,謾將詩酒逐交情。
369
《詠懷》 宋·余觀復
山容洗眼青,江光照肌白。
翻枝鵲查查,抱葉蟬嘖嘖。
蒹葭搖風聲,梧桐淡秋色。
草木了無能,陰陽互相激。
370
《西巖》 宋·張祁
似有樓臺處,微聞鐘磬聲。
溪橫前路絕,人在別峰行。
天遠水云淡,春深花柳明。
如果解塵鞅,親和法王城。
371
《廣福寺》 宋·張祁
老去丹心在,愁來酒興深。
江山遺古意,云水淡秋容。
落日孤村笛,微風遠寺鐘。
平生善知識,卻憶妙高峰。
372
《秀聚亭》 宋·張祈
老矣丹心在,愁來酒興濃。
江山遺古意,云水淡秋容。
落日孤村笛,微風遠寺鐘。
平生善知識,卻憶妙高峰。
374
《題夏訓武珪畫牛》 宋·張煒
枯木立數莖,斷岸走千尺。
旁有牧牛兒,放牛倚拳石。
牛閑芳草間,兒倦眠跼蹐。
畫手筆入神,淡墨奪真跡。
憑誰喚兒醒,落日歸路僻。
覺來橫短笛,吹斷遠山碧。
375
《龍隱庵》 宋·張自明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只分路口三。
孤鶴叫云聲自遠,懶龍慳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蒼壁,太史高風拂翠嵐。
百尺財前清絕地,道人先我著茅庵。
376
《近聞》 宋·周嵩
斜陽淡紫弄暉暉,澤國霜前落木稀。
遠憶東皇沉心駕,近聞山鬼泣蘿衣。
畫豀黑衣雙龍吼,霞幕清秋一鶴飛。
送盡海天千里目,伶仃洋里有誰歸。
378
《發新涂金水亭》 元·何中
振衣上野航,回首謝山阪。
日淡秋水空,風清片帆遠。
沙光侵岸發,峰影隨人轉。
前渡煙水深,離亭路今緬。
379
《立秋夕作》 元·何中
但覺焦原苦,何當沛澤流?夕風微報響,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難測,閑心遠作愁。
亂山高下碧,煙靄淡浮浮。
* 關于淡遠的詩詞 描寫淡遠的詩詞 帶有淡遠的詩詞 包含淡遠的古詩詞(6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