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淡綠的詩詞(487首)

    321 《新柳篇》 明·黃世康

    靈谷看梅初駐杖,青溪又見柳條長。
    稚葉晴窺拾翠堤,流絲暗撲游春仗。
    帶結柔腰不自持,笛弄新腔那得知。
    小樓思婦見愁別,南陌征人折恨離。

    322 《西湖曉行》 明·蘭江濋公

    海角曈昽日欲生,山南山北淡煙橫。
    春風吹斷沙禽夢,人在綠楊堤上行。

    323 《山居(二首)》 明·李鳴鶴

    石壁日初上,春山風乍晴。
    偶隨黃犢出,閑傍綠溪行。
    幽鳥淡無語,落花如有聲。
    回看飛瀑下,樹杪白云生。

    324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325 《則學以晝索賦梅柳(二首)》 明·盧儒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

    326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327 《泊舟》 明·陸釴

    遠道孤舟客,荒村獨樹煙。
    淺沙寒映水,輕漱暗鳴船。
    淡月遺墟里,春燈斷夢前。
    綠林豪客在,童仆夜妨眠。

    328 《贈畫師朱叔重》 明·樸隱禪師

    吾邦會稽山水府,萬壑千巖如米聚。
    平生癡絕顧虎頭,道中應接亦良苦。
    至今清響若耶溪,童子山僧惟杜甫。
    近代乃有高尚書,時過云門吐奇語。

    329 《寒荄》 明·欽叔陽

    出其東門,遙望平原。
    離離衰草,漠漠黃昏。
    豈必離別,始為銷魂。
    望王孫兮不歸,思公子兮無言。

    330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331 《三閭大夫祠》 明·滕毅

    襜帷褰薄暮,回飆吹白云。
    下有棲神宇,慘淡臨江濆。
    行吟既不返,遺響寧再聞。
    綠榮并丹彩,婉爾含清芬。

    332 《二馬圖為陳明之題》 明·王弼

    壯哉陳明之,有此兩玉驄。
    一驄色作葡萄錦,一驄雪尾云為鬃。
    咄哉明之此非畫,兩胡碧眼睛相射。
    手中綠繩三尺捶,人馬意態俱閑暇。

    333 《玉河橋同張賓王諸子送張韞之出塞》 明·王留

    御苑疏楊綠淺深,酒酣方爾作長吟。
    塞鴻將入有寒氣,邊馬欲歸多苦心。
    巾幗將軍文士習,蝥弧子弟虜人音。
    長安日色連朝淡,那得關山午不陰。

    334 《詠吏部后園草木與屠公倡和》 明·吳寬

    城南春色曉移來,妝點園林錦作堆。
    嫩綠不須將葉認,淡紅已是當花開。
    玄都自發劉郎詠,幽谷還教謝判栽。
    此日公門深似許,晝長高鎖正掄材。

    335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336 《雨望》 明·許繼

    蕭摵木葉聲,慘淡山云愁。
    郊扉度清夏,一雨驚涼秋。
    茅茨望不見,蒼莽非舊丘。
    羈情信怏怏,世事良悠悠。

    337 《秋望(二首)》 明·鄭希良

    秋光濃淡雨復晴,海波不動含深綠。
    平沙若剪云嵯峨,雁背斜光斷還續。
    西風吹影落魚磯,字字新出臨池墨。
    稻梁離離網弋多,急向蘆花深處宿。
    ¤

    338 《茅山中人皆不飲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凱

    情閑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幾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園焙栽,種種別妙理。
    七寶白云淳,石井劍池泚。

    339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唐·王維

    (冊4卷125頁1245d)
    與世澹無事。
    自然江海人。
    側聞塵外游。

    340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 關于淡綠的詩詞 描寫淡綠的詩詞 帶有淡綠的詩詞 包含淡綠的古詩詞(4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