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淡處聲的詩詞(194首)

    141 《臨江仙(詠熟水話別)》 宋·易少夫人

    記得高堂同飲散,一杯湯罷分攜。
    絳紗籠影簇行旗。
    更殘銀漏急,天淡玉繩低。
    只恐曲終人不見,歌聲且為遲遲。
    如今車馬各東西。
    畫堂攜手處,疑夢又疑非。

    142 《慶遠龍隱洞》 宋·方信孺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
    飛鶴叫云聲自遠,懶龍慳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蒼壁,太史高風拂翠嵐。
    百尺巖前清絕處,道人先我著茅庵。

    143 《念奴嬌·楚山萬疊》 宋·管鑒

    楚山萬疊,悵高情、不比當年嵩少。
    官況全如秋淡薄,枉卻塵侵烏帽。
    菊蕊猶青,茱萸未紫,節意憑誰表。
    故園何處,暮云低盡殘照。

    144 《水調歌頭 盆荷》 元·張雨

    江湖渺何許,歸興浩無邊。
    忽聞數聲水調,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風煙萬頃,來傍小窗前。
    稀疏淡紅翠,特地向人妍。

    145 《人月圓 秋日湖上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元·張可久

    笙歌蘇小樓前路,楊柳尚青青。
    畫船來往,總相宜處,濃淡陰晴。
    杖藜閑暇,孤墳梅影,半嶺松聲。
    老猿留坐,白云洞口,紅葉山亭。

    146 《霽夜》 宋·孔平仲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147 《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四》 宋·裘萬頃

    淡月籠花花映窗,好風吹竹竹浮香。
    夢回何處一聲笛,人靜山幽天正涼。

    148 《秋思》 宋·呂江

    一葉江頭楓葉丹,秋容慘淡客悲酸。
    蛩聲雨后長門怨,雁影風前行路難。
    無處著愁嫌地窄,有時舒眺見天寬。
    最憐人道蘇州月,三度中秋一度看。

    149 《錦溪次趙令韻二首》 宋·王執禮

    微云淡日半昏明,初換春衫步屧輕。
    行到小橋幽絕處,朗吟詩句答溪聲。

    150 《西巖》 宋·張祁

    似有樓臺處,微聞鐘磬聲。
    溪橫前路絕,人在別峰行。
    天遠水云淡,春深花柳明。
    如果解塵鞅,親和法王城。

    151 《八月初三夜月》 明·黃克晦

    纖月西樓已可望,雁聲斷處一痕霜。
    微紛露葉光猶淡,初上風簾氣自涼。
    羌笛漫教悲舊曲,蛾眉空與妒新妝。
    只將今夕娟娟影,預卜中秋一夜長。

    152 《盛山紀事》 明·林俊

    朐霜青白雁群,小堂對柏日西曛。
    繁星江接巴文水,淡墨山開盛字云。
    井切三潮兵幸洗,岡當一火玉為焚。
    具知野骨封候暐,靜夜冤聲觸處聞。

    153 《湖光山色樓(吳興趙奕仲光篆顏)》 明·熊夢祥

    移舟界溪上,忽見海虞山。
    山接空青外,湖當慘淡間。
    松聲聽欲近,帆影坐看還。
    何處西風起,漁歌下別灣。

    154 《董烈婦行》 明·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155 《連日風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 宋·范成大

    金沙堆前風未平,赤沙湖邊波不驚。
    客行但逐安穩去,三十六灣漲痕生。
    滄洲寒食春亦到,荻芽深碧蔞芽青。
    汨羅水飽動荊渚,岳麓雨來昏洞庭。

    156 《山行過僧庵不入》 宋·陸游

    垣屋參差竹塢深,舊題名處嬾重尋。
    茶爐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
    淡日暉暉孤市散,殘云漠漠半川陰。
    長吟未斷清愁起,已見橫林宿暮禽。

    157 《寄酬曾學士學宛陵先生體比得書云所寓廣教僧》 宋·陸游

    庭中下乾鵲,門外傳遠書,小印紅屈蟠,兩端黃蠟涂。
    開緘展矮紙,滑細疑卵膚。
    首言勞良苦,後問逮妻孥,中間勉以仕,語意極勤渠。
    字如老瘠竹,墨淡行疏疏。

    158 《次韻君復七兄見贈》 宋·張耒

    老知山林等朝市,扁舟誰能問行止。
    長淮十日浪吹沙,春風正攪驪龍睡。
    幽人軟語破永日,沖泥攜手林間寺。
    坐人知兄病當已,眉宇氤氳有佳氣。

    159 《雪中次韻答劉提舉》 元·王冕

    朔風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楊花糝。
    憑高無以辨青紅,四海九州同一覽。
    枯腸頗怪酒力薄,勁氣著人寒慘慘。
    痿痹不覺手足強,爭戰俄驚牙齒喊。

    160 《魏城逢故人(一題作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 關于淡處聲的詩詞 描寫淡處聲的詩詞 帶有淡處聲的詩詞 包含淡處聲的古詩詞(1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