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淡墨的詩詞(264首)

    121 《董主簿正道壁間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鵲縮脰合》 宋·楊萬里

    斜枝飽風雪,疏花淡水玉。
    一鵲忍清寒,居然伴幽獨。

    122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宋·白玉蟾

    人遠看來短,山遙淡欲無。
    水邊漁舍密,天際客帆孤。

    123 《和徐季功墨梅》 宋·王之道

    便是朱唇素面,那知綠葉青枝。
    凈幾明窗展處,微風淡月醒時。

    124 《墨菊圖》 明·唐寅

    白衣人換太元衣,浴罷山陰洗研池。
    鐵骨不教秋色淡,滿身香汗立東籬。

    125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宋·楊冠卿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愍雨。
    書來西江西,赤地掃瓜芋。
    墨數食指多,坐羞長袖舞。
    憂憂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126 《謝阮儒隱為畫墨梅床屏》 宋·王邁

    想當爭衣盤礴下筆時,吸取清氣入肝脾。
    先融雪嶺作墨黑池,坐變秋陽成春暉。
    使我初見渾不疑,旋覺風骨全是顏容非。
    恍如晏支馬上坐明妃,緇塵生汗白玉肌。

    127 《試墨三首》 宋·陳著

    兔毫染上何妨淺,蟬翼寫來可放輕。
    為愛淡中多醞藉,卻嫌濃處太分明。

    128 《賦墨梅》 宋·陳著

    直放而為橫出之勁兮,瘦吐而為淡佇之馨。
    羌寂寞以自韻兮,而萬里其流聲。
    風霜之表神與次兮,明月在天水在下。
    耿耿于其閒兮,于以觀我生之清明。

    129 《賦賈養晦所藏王庭吉墨水仙花》 宋·陳著

    歲云暮兮陰凝,若有人兮亭亭。
    玉質人兮黃中,淡無言兮含馨。

    130 《題墨梅風煙雪月水石蘭竹八軸》 宋·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來,袖出數幅春風梅。
    芳根不種生綃上,安得的皪霜葩開。
    霜葩能開不能謝,始信筆端生造化。
    細看入趣直欲攀,亦復不知梢是畫。

    131 《水墨梅花》 宋·戴表元

    江海歸來見似人,離披猶自少風塵。
    何如淡月山莊夜,百幅清溪亂寫真。

    132 《題王起宗大橫披水墨作遠淡勢》 宋·方回

    臥龍峰下草廬幽,門外橋橫水自流。
    瀟灑王郎只數筆,淡云疏樹一天秋。

    133 《拾得磨墨贊》 宋·釋紹曇

    面皮頑惡發須忪,磨墨元來也不中。
    冷看他人書淡字,不知污得布裙濃。

    134 《用楊誠齋韻再題歐陽長老墨梅》 宋·袁說友

    紅妝夸睡足,粉額趁顏開。
    惟有江梅樣,蛾眉淡拂來。

    135 《縣齋》 唐·韋應物

    仲春時景好,草木漸舒榮。
    公門且無事,微雨園林清。
    決決水泉動,忻忻眾鳥鳴。
    閑齋始延矚,東作興庶氓。
    即事玩文墨,抱沖披道經。
    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136 《陜府賓堂覽房杜二公仁壽年中題紀手跡》 唐·竇鞏

    仁壽元和二百年,濛籠水墨淡如煙。
    當時憔悴題名日,漢祖龍潛未上天。

    137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138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139 《畫山水圖答大愚》 唐·荊浩

    恣意縱橫掃,峰巒次第成。
    筆尖寒樹瘦,墨淡野云輕。
    巖石噴泉窄,山根到水平。
    禪房時一展,兼稱苦空情。

    140 《渚山春暮,會顧丞茗舍,聯句效小庾體》 唐·皎然

    誰是惜暮人,相攜送春日。
    因君過茗舍,留客開蘭室。
    ——陸士修
    濕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

    唐詩三百首女子宮怨

    * 關于淡墨的詩詞 描寫淡墨的詩詞 帶有淡墨的詩詞 包含淡墨的古詩詞(2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