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淡墨的詩詞(264首)

    61 《寄方時父二首》 宋·劉克莊

    長君三歲覺衰殘,當子之年乞退閑。
    兄已荷鋤為老圃,弟方負笈上春官。
    輕紅入譜因人重,淡墨遺賢豈命慳。
    歐九玉堂在天上,不如杜二草堂安。

    62 《借韻跋林肅翁省題詩》 宋·劉克莊

    昔冠南宮淡墨書,當年萬卷各名糊。
    至今處子尚綽約,應笑老婆曾抹涂。
    詠慶云圖如著色,和薰風句肯從諛。
    行三十里余方悟,敢與楊修較智愚。

    63 《哭宋群輔》 宋·劉克莊

    早題淡墨魁多士,晚著青衫事護軍。
    方見叔孫來議禮,已傳子夏去修文。
    先朝繅藉為圭璧,近世摧殘用斧斤。
    回首冶城棋飲地,雁恓蟬咽不堪聞。

    64 《元樞陳叔達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淡墨名何早,洪鈞轉稍遲。
    藝文追伏鄭,德業望皋夔。
    寔是常求是,多聞更闕疑。
    斯民先覺者,人代舍公誰。

    65 《范泉州挽詞二首》 宋·韓元吉

    淡墨標名早,飛騰僅石渠。
    學傳外家蘊,論合古人余。
    議本楓宸疏,評和相第書。
    忠言與危行,青史未應虛。

    66 《元鎮江亭秋色圖》 明·唐寅

    不見倪迂今百年,故山喬木領蒼煙。
    晴窗展軸觀圖畫,淡墨依然見古賢。

    67 《仁字卷子》 宋·王珪

    文昌清曉漏聲疏,曾看飛泉落筆初。
    詩人池塘似靈運,賦傳宮殿學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點,陰注將成淡墨書。
    見說丹臺名第一,蕊章須詔侍嚴徐。

    68 《戲嘲壁上畫軸》 宋·吳則禮

    寒林淡墨人爭看,對面奇峰孰會心。
    可是世人誰識假,只緣清景少人尋。

    69 《贈畫士龔子》 宋·陳造

    古人論畫索畫外,世俗區區較形似。
    眼明亦有可人者,龔子畫形兼畫意。
    秋蘭春蕙相與芳,梅花照景勝暗香。
    倚煙映霧各夸嫮,并作短軸供寶藏。

    70 《石希孟寄示賦論甚佳有未盡善處輒為涂改因成》 宋·鄭剛中

    寄我雄文麗且新,冰寒於水豈無因。
    故將丹粉畫西子,要見濃涂淡墨人。

    71 《東峰亭》 宋·李彌遜

    芒鞋著層丘,甘若臥華屋。
    了然非夢覺,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
    下視八荒促。

    72 《送族甥游學臨安》 宋·李彌遜

    薰風未放槐花黃,舉子技癢撩枯腸。
    短衾不眠中夜起,雞鳴刷羽摩參商。
    山行未盡趁落日,夜榜欲去驚鳴榔。
    男兒胸中小天下,大笑鑒室分馀光。

    73 《和次子耜久雨韻三首》 宋·曹勛

    眩瞀知陰久,茶甌不厭濃。
    第憂沉稼穡,寧問浸芙蓉。
    天闊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長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鐘。

    74 《和用明梅十三絕》 宋·胡寅

    要寫橫斜臨水枝,應從淡墨見依稀。
    畫師未必傳天巧,爭似西廂月影微。

    75 《石峰春靄》 宋·胡寅

    騰龍紛野馬,非霧亦非煙。
    心共春山遠,詩憑淡墨傳。

    76 《胡樞密生辰》 宋·仲并

    秋山淡墨寫千峰,輝映門闌氣象中。
    瑞靄亦知人意喜,華觴寧惜醉顏紅。
    莊椿此去幾千歲,漢閣他時第一功。
    試問溪頭閒草木,公來無日不春風。

    77 《扇子詩》 宋·李石

    素縑咫尺十分圓,淡墨濃陰畫手傳。
    惟恐動搖天地窄,只應掌上握山川。

    78 《登大峨絕頂睹圓相佛光成長句二十韻》 宋·王之望

    峨眉峻極西南著,萬影莊嚴諸佛住。
    高標天柱八宏張,雄鎮坤維百靈赴。
    我來雨霽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
    上方解凍僧人巖,遠俗來游客填路,

    79 《僧惠白蓮》 宋·李洪

    拄頰看山暑頓空,修眉橫嶂障晴空。
    太真姊妹溫泉浴,竇氏兒郎丹桂風。
    古驛荒涼征騎還,里居好事古人同。
    明年更有秋風便,淡墨聯名冠法宮。

    80 《次韻王龜齡貢院》 宋·李洪

    浩渺春波暖白蘋,溪頭廣廈旅楹新。
    佩衿無復歌游闕,糟粕空慚老斲輪。
    門外縕袍人立鵠,榜間淡墨筆如神。
    使君道德魁天下,膏馥分沾盡澡身。

    * 關于淡墨的詩詞 描寫淡墨的詩詞 帶有淡墨的詩詞 包含淡墨的古詩詞(264首)
    chengrenyouxi